为缓解停车难,不少城市小区建设了机械停车库。近日记者走访发现,机械式立体停车库对节省空间、补充城市车位起到一定作用,但部分设备在实际应用中既用不到又拆不掉,变成停不了车的“僵尸车库”,给群众日常生活带来不便。
某小区车辆不停机械车库,占据行车过道。图源:半月谈
在繁忙的都市生活中,停车问题一直是困扰着广大市民的难题。为了缓解这一矛盾,不少小区和商场选用机械车库以增加停车位。然而,在一些城市小区的落地效果却不尽如人意。比如,有的双层机械停车库的二层普遍无车停放,一些车位上甚至没有车辙印;不少车辆宁可停在通道上,也不愿停进车库中……一边是大量兴建的机械停车库闲置,一边是地面普通停车位仍旧一位难求,一件解决停车难的惠民实事变成了车主眼里的“鸡肋”,不仅造成了资源浪费,更影响了正常停车秩序。
机械停车库变“僵尸车库”,已成为当前城市治理面临的新课题。一方面,目前适用的《车库建筑设计规范》于2015年出台发布,2016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机械停车库在设计时多以普通家用燃油车为标准,而随着新能源车的普及,同级别新能源车往往比燃油车更大更重,如果忽略车库的限高、限重等规定,强行驶入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另一方面,机械停车位设计相对较小,稍有不慎就会产生轮胎被挤压、后视镜被刮擦等问题,对于一些新手司机或驾驶技术不够熟练的车主而言,无疑增加了停车难度和风险。此外,机械式停车设备作为特种设备,需定期维护保养,而一些小区由于缺乏专人管理,应用状况堪忧,一旦设备出现故障或损坏,就可能导致车辆无法停放或取出,给车主带来极大不便。
尽管机械停车库在使用过程中存在着一些局限性,但不能“因噎废食”一拆了之。机械停车库作为一种新型停车方式,其应用前景仍然十分可观,比如,在城市化进程加速推进的当下,机械停车库在缓解停车难题、改善社区环境等方面优势明显,符合现代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要求;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一些全自动停车库几乎不需要驾驶员或者工作人员的干预,可有效降低操作难度和故障风险等等。只要提高其实用性和便捷性,就能够实现“物尽其用”,为城市停车问题提供更好的解决方案。
机械停车库不能只是“看上去很高级”,装了就不能是摆设,“动起来”“用起来”势在必行。首先,应提高机械停车库的自身设计和制造水平,如可增加车位的尺寸和容量以适应不同车型的需求,推广智能化停车服务,优化设备操作流程和控制系统,提高运行效率和安全性等。其次,应加强对机械停车库的维护和保养工作,建立健全故障处理机制和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情况,确保其正常运行和安全可靠。再者,应加强对车主的宣传和培训,提高其对机械车位的认识和使用技能,从而降低停车难度和风险。设备更新、精细治理,方能凸显城市高质量发展之本。
撰文 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