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规范文博讲解,更好聆听历史回声

2023-07-11 11:11 来源:南方网

  中国国家博物馆于7月9日发布通知称,自7月16日起,为进一步规范馆内讲解秩序,加强服务管理,未经馆方许可,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确因工作需要在馆内开展讲解活动的单位,须提前5日提出申请,报备讲解内容、讲解人员、活动流程、安全责任等材料。

图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随着“博物馆热”持续升温,“逛博物馆”成了现代人的一种生活风尚,与此同时,以博物馆讲解为经营业务的商业性讲解团队、讲解公司应运而生,在网络平台上也有不少文博爱好者充当起“文物的嘴替”。按照博物馆界的说法,要想通过游览博物馆有所收获,就必须是“三分游,七分讲”。正因如此,存在的问题才更须重视。

  博物馆讲解也有“讲究”。一个讲解员的言行规范和专业水平,不仅直接影响参观秩序和体验质量,而且关乎整个场馆甚至一个地方的文保形象。然而,由于目前行业缺乏准入标准,不少博物馆内的讲解人员鱼龙混杂。譬如有自媒体主播未经许可,擅自在博物馆、美术馆等场所进行现场直播引流;有的社会人士罔顾事实、信口开河,靠段子、戏说、玩梗哗众取宠、混淆视听;部分讲解员的水平也有待提升。前不久,西部某省博物院一位讲解员被曝在讲解过程中使用激光笔照射古代绘画展品,且在观众劝说后也毫不悔改。

  “一个博物馆就是一所大学校。”好的讲解员就好比一位好老师,他们讲述着展品背后生动可感的故事,让更多馆藏资源从馆舍走向大千世界、融入现代生活。中国国家博物馆给馆内讲解定的新规,既有现实需要,也有长远考量,这既是对广大游客的负责,也是对历史和文物的负责。此前,已经有多家“网红”博物馆发布过规范馆内讲解秩序的相关文件,都是为了让人们在更好的环境中感受文化魅力、聆听历史回声。

  博物馆记录历史,更面向未来。无论是规范馆内的讲解活动,还是强调对讲解活动的监管和管理责任,还是参观者对文博展物应抱有的敬畏,归根结底都是为了更好展示文物价值、传承文化根脉,以文物之美赋能生活之美。令人欣喜的是,国博还规定,从事社会教育事业3年含以上,且行业信誉良好的企事业单位可以申请馆内基本陈列和专题展览讲解授权资质。这不仅能够保证讲解人员的专业素养,也能够提高观众的参观体验和学习效果。志愿讲解员和确因工作需要的社会人士,经过申请得到许可依然能在国家博物馆展厅组织讲解。这些规定充分考虑了观众的需求,更是对所有喜欢博物馆的人们最真诚的回馈。(尹贵龙)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