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黄牛”若魔高一尺,监管必道高一丈

2024-02-28 11:28 来源:南方网

  近年来演出行业持续火爆,但也滋生出众多票务乱象。热门演出一票难求,正规渠道抢不到,“黄牛”票价格不菲还要处处提防被骗。当“抢票”成为常态,“黄牛”票司空见惯,人们不免生疑:主办方到底放了多少票?“黄牛”怎么那么多票?买不到的演出票都去哪了?

图源:视觉中国

  结合门票自带的时效性、稀缺性和购票渠道的约束性这三者来看,倒票的灰色利益链早已滋生。近年来通过一次次更新迭代,如今的“黄牛”俨然已不仅是个人行为。在这条产业链上,有人通过研发抢票软件或代抢的方式,第一时间囤积大量货源;之后组织者会通过层层倒手,将票加价转手卖给线下的零散“黄牛”;更有甚者发现其“商机”,冒充票务公司实施诈骗行为。

  为了打击这种日益猖獗的现象,2023年9月,文化和旅游部、公安部联合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大型营业性演出活动规范管理促进演出市场健康有序发展的通知》,要求进一步提高大型演出活动门票销售比例,规定演出举办单位面向市场公开销售的门票数量不得低于核准观众数量的85%;对其余15%的门票,应当在演出前24小时进行个人信息绑定,做到“实名绑定、实名入场”,从源头上解决一票难求问题。

  完善售票机制,严格公开透明,让打击“黄牛”成为常态。主办方要坚持畅通观众实名制购票渠道,监管方一方面要做好事前监管和事中监督,引导消费者通过正规渠道购票;另一方面要畅通举报渠道,做好门票可溯源管理的同时,加强线上线下监督监管力度,维护公平的市场秩序。

  加大整治力度,严打诈骗行为,让抵制“黄牛”成为共识。公安机关要全面收集网上网下倒卖炒作票证信息,调查加价、变相加价销售票证的线索,严打网上网下倒票和诈骗等违法犯罪活动,适时公布典型案例,及时警示震慑以正视听。

  坚持提高警惕,加强技术手段,挤压“黄牛”的生存空间。要消除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提高出票透明度。一方面,主办方和票务平台应加强技术手段,让实名制购票、实名制观演落到实处,要公开不同种类门票的数量,并且明确每轮门票的发售时间和数量。另一方面,消费者也要主动举报加价行为。制防、技防、人防等同步发力,多管齐下,才能让广大消费者受益。

  人心齐,泰山移。“黄牛”魔高一尺,监管就应道高一丈。治理“黄牛”不可能一蹴而就,要乘“理想信念”之风,群策群力,助力文化市场繁荣发展,让“黄牛”不再牛。(周丽雅)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梁洁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