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黄牛”倒卖消费券到底伤害了谁

2024-08-20 11:44 来源:南方网

  7月31日,广东省文旅消费惠民补贴券首批发放,一些市民感慨,这恐怕是“最难抢”的一次。有人在社交媒体上惊呼,“开抢5秒就没了。” 与此同时,在一些互联网平台上,却有人以“出券”“转让”为名,公然出售他们抢到的消费券。

  一边是消费券难抢程度堪比明星演唱会门票,一边却是“有券一族”公然兜售,不知何时,“黄牛”们盯上了消费券。政府发放消费券,原本是促进消费的手段。倒卖消费券的乱象出现,受伤的不只是抢不到券的群众,还包括这项惠民政策本身。

  此次广东省发放的文旅消费惠民补贴券在使用说明中明确标出,“补贴券不可转赠、转让他人,不可售卖”。相关法律更是明确规定,交易政府发放的消费券涉嫌违法。在这样的情况下,倒卖消费券的行为还在发生,而且能够顺利地完成交易,这其中的问题就不能不让人深思。

图片

图源:“广东文旅”微信公众号

  倒卖消费券行为的发生,需要具备一些必要条件。比如,手中要有消费券,平台上要能够进行交易,消费时可以顺利核销等等,其中任何一个环节把关严格,倒卖行为都难以成立。可令人难以置信的是,原本应该严格把关的各个环节,结果却都是畅通无阻,这就使得一些想要以消费券牟利的人有机可乘。

  抢券难度不小,如果兜售消费券的人总是手中“有货”,显然就不只是运气好那么简单了,这背后隐藏的问题需要深究。倒卖消费券的行为涉嫌违法,可是相关网络平台却依然允许消费券挂上交易,究竟是平台不懂法疏于审核,还是压根就没有审核和监管,这也需要找到答案。使用消费券时,按理说需要核验身份,但在实际支付过程中,顾客出示付款码后,并不需要核验身份,使用付款码截图也能核销消费券,一些人也便能够浑水摸鱼。

  要让大多数群众尝到政策的“蜜枣”,要避免消费券成为少数“黄牛”牟利的手段,就要全流程加强监管。抢券难,是抢券的人真的多,还是有人使用非法手段在抢?如果存在以不正当手段抢券的行为,那当然就要严查严惩。交易消费券的行为违法,相关网络平台要明确提示、不予展示,而不是态度暧昧地为违法行为提供平台。商家在顾客使用消费券时核验身份,是维护消费者的权益,也是守护促消费的政策,理应向消费者讲清楚,消费者也一定会理解。三管齐下,这样消费券“黄牛”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

  违法就要严查。对倒卖消费券的行为抓早抓小,坚决堵住消费券发放中存在的乱象,这样好政策才能更充分地发挥作用,一张张消费券才能更好地聚焦人气、增强信心、提振消费。

  撰文 高永维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