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快评|科学防控,理性备药不囤药

2022-12-07 10:45 来源:南方网

  近期以来,全国一些地区药店或者电商平台购买抗病毒药物、退烧药、咳嗽药、感冒药的顾客有增多现象,其中连花清瘟、布洛芬等个别药物供应出现断货的情况。

  之所以会出现“一药难求”现象,首先与疫情政策调整后群众的心理焦虑有关。随着各地在核酸检测、就医买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进入公共场所等方面持续优化调整防控措施,有些人对疫情的认识发生了变化,产生焦虑甚至恐惧心理。于是部分居民开始在家中囤一些针对性的、疗效好的药物,希望通过“囤药”达到自我防护的目的。

连花清瘟胶囊。图源:南方plus

  其次,前段时间,多张“新冠药品清单”在网上流传:有“新冠吃药顺序图”,有所谓“国家卫健委推荐新冠治疗中成药”,还有一些民间偏方。很多人受网络不实信息影响,存在“早买比晚买强”“多买一点有备无患”的从众心理,纷纷加入“抢购大军”,因此连花清瘟等药物遭哄抢的情况也就不足为奇了。

  诚然,增强自我防范意识是好事,但过度“囤药”并不科学,实在没有必要。一方面,每个人体质不同,该吃的药也不完全相同,治疗要根据每个人的身体状况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如果随意从网上拿一张清单“照本宣科”,把药品当成预防新冠的“灵丹妙药”,不仅不能预防生病,反而可能增加肝脏等器官的负担,得不偿失。

  另一方面,面对民众的恐惧与不安,各地要积极加以正确引导,迅速及时澄清不实信息,为群众提供疫情防治相关知识和医学方面的专业指导,解决公众的后顾之忧。比如广州市利用官方渠道发布“防疫明白卡”,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居民科学防疫、网上就诊、寻医问药提供相应指南,帮助人们克服疫情焦虑。同时,市场监管等部门要密切关注线上线下市民诉求,对防疫用品和药品的市场价格进行动态实时监测,严厉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等违法行为。

  在当前的新冠疫情形势下,广大群众仍要加强风险意识,继续做好个人防护,也就是大家所知道的新冠防护三件法宝:口罩、洗手、打疫苗。只有完整、全面、准确地理解和配合防控措施,不抢购、不囤积,不传谣、不信谣,守好自己的“责任田”,才能早日恢复正常的生活生产秩序。(安子州)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