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9日,户外品牌始祖鸟联合艺术家蔡国强在西藏喜马拉雅山脉查琼岗日进行了一场名为“升龙”的大型烟花艺术表演,引发广泛争议。许多网友质疑,在生态脆弱的喜马拉雅地区燃放烟花可能对当地环境造成污染和破坏。据媒体报道,活动使用火焰沿山脊引爆形成“升龙”景观,是始祖鸟“向上致美”高山文化探索项目的第三季内容。事件发酵后,品牌方已删除相关宣传内容,艺术家社交平台上的视频也已不可见。
图源:网络视频截图
作为一个户外品牌,始祖鸟的“炸山”行为着实令人费解。户外品牌的核心用户群体本就是热爱自然、崇尚环保的人群,在海拔5500米的生态脆弱区进行烟花表演,与品牌自身倡导的户外精神背道而驰。艺术家蔡国强表示:“我希望在粗粝与神圣之间找到一种平衡——在喜马拉雅深处大自然的原初气息之中,展开一场关于人、自然、宇宙,与灵魂的对话。”但以可能破坏生态的方式与自然对话,本身就是一种逻辑悖论。这种打着艺术幌子的商业营销,看似高大上,实则暴露了品牌在商业利益与环保承诺之间的价值迷失。
面对质疑,始祖鸟客服的回应显得相当模糊——称活动经过“科学评估和严格指导”。然而,这泛泛而谈的说法难以平复公众的质疑:烟花转瞬即逝的璀璨,何以匹配雪域亘古的圣洁?所谓的科学评估,是哪些机构做出的?环保标准具体指什么标准?生物可降解材料在高原条件下的分解效率如何?是否有第三方监测数据?已有环保专家指出,高原生态系统极为脆弱,任何人为干预都可能造成不可逆的损害,烟花产生的重金属颗粒、酸性气体等污染物在高原环境下可能长期存留,对土壤、水源和动植物造成持续影响。
更令人困惑的是监管审批问题。不少网民发出朴素的疑问:平常城市居民在市区燃放烟花爆竹尚且受到严格限制,为何在生态保护意义更为重大的喜马拉雅地区反而能够获批进行大型烟花表演?这背后的审批流程是否透明,环评要求是否严格,监管是否到位,都值得深入追问。我国在生态保护领域有严格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在西藏这样的生态敏感区,任何商业活动都应该经过最严格的环保审查。相关部门应当及时公布此次活动的审批依据和监管过程,给公众一个明确交代。
艺术与商业的结合本无可厚非,但任何艺术表达都不应该以破坏环境为代价。真正的户外精神是对自然的敬畏与保护,而非征服与利用。期待始祖鸟后续能够提供令人信服的环评报告、具体环保措施和后续生态修复方案。此次事件也提醒所有品牌:在追求商业创新的同时,切勿忘记企业的环保责任和社会担当。
撰文 潘顾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