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人脸识别阻断不了网络沉迷

2024-07-29 10:43 来源:南方网

  当前正值暑假,孩子们有了更多闲暇时间放松娱乐。如何防止自制力较差的孩子沉迷网络游戏,再度成为了大家关注的热点话题。

腾讯旗下游戏触发人脸识别倒计时的弹窗。图源:网络截图

  防范未成年人网络游戏沉迷,对他们的健康成长至关重要。近年来,国家逐步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游戏防沉迷体系,相继出台一系列保护政策。网游防沉迷新规自发布以来,对未成年人的游戏时间和游戏行为做出了更严格的管控。人脸识别作为一项新兴技术,是推进防沉迷工作中的一次重要探索。但与此同时,相比指纹来说,人脸信息的获取难度更低,未成年人的人脸信息更是潜藏着较大的隐私风险。对此,行业内对人脸识别的广泛应用依然抱着谨慎态度。

  就法律层面而言,《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和《人脸识别技术应用安全管理规定(试行)(征求意见稿)》均要求,个人信息处理者只有在具有特定目的并满足充分的必要性、采取严格保护措施的情况下,方可处理人脸信息。这也意味着,在现行的法律框架下,并不能强制要求所有玩家进行人脸识别。更何况未成年人的信息保护意识相对薄弱,未必能第一时间意识到其人脸信息的价值和潜在风险,这将导致他们更容易成为被侵害的对象。

  与此同时,人脸识别技术并非万能,“失灵”的情况时有发生。孩子们可能会尝试使用他人账号、虚拟私人网络等手段来绕开验证系统,人脸识别并不能从根本上“限”住孩子对网络游戏的依赖。因此,在探讨人脸识别技术能否在游戏行业广泛应用时,需要权衡风险和收益的比例是否合适,综合考虑其他用户体验、数据安全、隐私保护等问题。

  事实上,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不能光靠技术,更需要全社会共治共建。首先,家长应做到以身作则,言传身教地带领未成年人养成良好的上网习惯;其次,家长应增强线下的亲子互动,满足孩子的情感需求;再者,在这个电子设备无处不在的时代,要全面禁止未成年人接触网络游戏等电子产品是不现实的,重点在于引导孩子选择正向、有益的内容。作为未成年人网络防沉迷治理多元主体中的一部分,家庭应积极与其他主体展开协同共治。

  总的来说,防止未成年人沉迷网络游戏,构筑科学的“防御体系”最重要。未成年人成长于数字时代,他们本身就是网络“原住民”。防沉迷工作是一项系统性工程,任重而道远,仅仅依靠技术难以达到预期效果,更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企业等多方共同努力,引导孩子亲近自然、热爱运动、培养多样化兴趣。让孩子健康地“玩”,才能解开“防沉迷”这道难题。

  撰文 楚青轩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