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赏雪景变看棉花,造假端不稳旅游饭碗

2025-02-13 14:55 来源:南方网

  近日,四川的“成都雪村”因“以棉花代雪”,引发了不少游客的吐槽。2月12日凌晨,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发布通报称:情况属实,立即责令业主方对雪村项目假雪场景予以拆除,并做好游客退票等善后工作。目前,南宝山旅游区已闭园整改,邛崃市市场监管部门正在对该旅游区涉嫌虚假宣传的行为进行调查。

游客实拍图。

  “雪村”位于邛崃市大同镇金山村,是南宝山旅游区中的一个小景点。宣传照片中有森林、大雪、小木屋,再加上“不是东北去不起,而是成都雪村更有性价比”的广告宣传,让不少游客慕名而来。然而,当游客们满怀期待地踏入这片被宣传为“冬日仙境”的土地时,却发现所谓的雪景竟然是用棉花堆砌而成的。“避雷,图片仅供参考”“门票是真的,雪是假的”……一时间游客们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吐槽,表达对景区的失望和不满,“雪村”也被架上了舆论的“烤架”。

  尽管景区声称自身“在宣传中说的本就是人造雪”,但这并不能洗脱其虚假宣传的嫌疑。一方面,人造雪是一种利用物理或化学技术让水变成雪的过程,如此制造的雪花无论是视觉上还是触感上都与自然的雪极为接近,与“雪村”用棉花和肥皂水堆砌出来的雪景有本质区别。另一方面,在景区的宣传文案里,没有提到雪景是用棉花布景的,景区在平台上的购票页面也显示,三人套票主要包含成都雪村3人门票和南宝山景区3人门票。显然,景区有意将“雪村”作为卖点进行营销,并试图以模棱两可的描述误导游客。这样一来,游客的心寒和景区口碑的“雪崩”是必然的。

  类似的教训,此前就有不少。不久前,河南某地就发生过类似事件——景区以白沙、棉花充当雪,并声称打造的是“阿勒泰同款雪乡雪景”。还有一些同样让人啼笑皆非的案例:自称“美到窒息”的薰衣草庄园,实际用的却是塑料花;美出天际的“天空之镜”,不过是几块拼凑的镜子……通过虚假宣传或人造景观“照骗”欺骗消费者的乱象层出不穷,最后无一例外都砸了自己的饭碗。如果文旅运营一味急于求成、盲目跟风,不仅在眼下难以获得好成绩,更会影响景区的长远发展。毕竟,游客要的是真实的赏景体验,而不是“见光死”的背景板。

  旅游业归根结底是服务业,以诚待客才是根本。当下,文旅产业、冰雪经济越来越热。越是热度高,越要将眼光放长远,多挖掘本土特色,发挥资源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文旅项目,将人力、物力、财力和智慧用在优化产品服务上,而不能因某类项目一时火热,就想着打擦边球、搞噱头。此外,在如今网络社交的时代,有种草帖也有避雷帖,宣传营销更要实事求是,避免过度包装,不能只顾在网络平台上打造“网红景点”,而忽视了游客的真实体验与感受,否则吹得再美丽的肥皂泡也会很快被戳破。

  成都“雪景”变棉花事件已暂告一段落,留给人们的思考和启示却是深远的。它给所有景区上了一课:旅游这碗饭,靠弄虚作假端不稳。希望每个旅游景点都能引以为戒,真正从游客需求出发优化旅游体验。如此,才能让文旅项目“流量”变“留量”,“出圈”更“出彩”。

  撰文 陈长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