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婆说媒”的热度还没过,担心恋爱、相亲“拆盲盒”的年轻人又一股脑地涌入了情感分析直播间。一些自称“婚恋军师”的主播将网友相亲对象的条件或感情问题一一拆解,言辞犀利地“划重点”,俨如“情感爽剧”,让观看的年轻人十分“上头”,忍不住咨询起自身的情感疑惑。
图源:视觉中国
年轻人婚恋难的问题,已是当前社会的一个普遍现象。而情感直播间的兴起,似乎为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便捷的解决方案。直播间里的“婚恋军师”们一边连麦聆听粉丝的情感困惑,一边在白板上记录关键信息,然后一针见血地直揭各种“BUG”。比如,“不说体重就是胖”“说家里有房,那房子大概率不是自己的”等等。运营模式多样,可以付费连线咨询,可以一对一辅导,也有教学课程来帮助消费者练就“火眼金睛”。
这类婚恋指导到底是人间清醒,还是在放大焦虑?不可否认,有的博主通过心理辅导,能帮助年轻人学会与伴侣更好地沟通。但也有一些博主可谓“狗头军师”,并非真正为年轻人着想,而是以牟取利益为目的。他们根据有限的信息对客户的对象进行武断评判,以过分夸大、臆测对方缺点来吸引流量;利用年轻人对爱情的渴望和迷茫卖课敛财,套餐定价动辄上千……这些所谓的“军师”声称传授婚恋智慧,实则教人投机取巧,有欺诈之嫌,不仅掏空了年轻人的钱包,也给他们的婚姻生活平添了不稳定因素。
爱情不是商品,婚恋不是交易。情感咨询属于正常心理需求,但答疑解惑的咨询师是否可靠,还需要消费者擦亮双眼。此外,生活千变万化、人人不尽相同,爱情与婚姻没有标准答案和通用模板,再权威的“军师”给出的意见,也可能无法普适大众。生活是自己的,总得靠自己去经历,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相比于期待从情感服务中掌握“恋爱秘籍”,不妨更注重提升内在品质,通过真诚交流来找到属于自己的甜蜜,而不是处心积虑地盘算着“拿捏”对方。
婚恋不仅是个人需求,也事关社会发展。有关统计数据显示,2023年我国单身人口数量突破2.4亿。“婚恋军师”的火爆让部分主播几天就收获了数十万粉丝,其背后折射出的是当下年轻人普遍存在的婚恋焦虑,这些需求理应被看见、被关注。值得庆幸的是,一些地方已做出有益探索。比如,浙江推出“婚姻家庭辅导服务平台”,江苏苏州在社区举办“幸福婚恋”课堂,很多高校也开设了婚恋类课程。在此基础上,不妨进一步提升公共服务的空间,为年轻人提供更多机会和选择。比如,加强婚恋服务机构的监管和规范,防止误导消费者的行为发生;依靠社区举办婚恋讲座或者心理咨询活动,组织骑行、音乐节、剧本杀等深受年轻人喜爱的活动,等等。正面供给充足到位了,“狗头军师”自然也就没有了市场。
爱情哪有一招制胜,婚姻也非一劳永逸。树立正确的婚恋观,提升爱己爱人能力,幸福自然敲门而至。
撰文 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