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年轻人入住养老院,不止于“划算”

2025-10-10 19:32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江海燕

  浙江乐清一家养老院里,27岁女生与奶奶分住隔壁房间,用每月1500元租金换来照料亲人的便利;苏州几家养老院内,年轻人用每月10小时的养老服务时长兑换在养老院的住宿资格、抵扣房租等。这些看似偶然的“老少同住”,实际上是代际共居模式的一种探索,它打破了“养老院只属于老人”的固有认知,在老龄化加剧与年轻人住房压力并存的当下,提供了一种新的解题思路。

ef498e3aef091f45ef2295eb487d618c.jpg

网友入住房间。图源:极目新闻

  在传统养老场景中,养老院往往被认为是老人们“被动接受照料”的封闭空间,虽能满足生活需求,但难以填补其精神孤独,而代际隔阂又让他们与社会发展渐行渐远;而另一边,是在大城市辛苦打拼,面临高额租金、职场压力的年轻人,他们中有些时常陷入“空巢青年”的迷茫与焦虑。这种代际共居的新模式,恰恰将两种看似无关的需求拧在了一起。

  从经济层面上来说,许多养老院因床位空置率、人力成本过高而承担着较大的运营压力,年轻人的入住恰好解决了这一问题。而对年轻人而言,以少量劳动换得“安心居所”,也有效缓解了自身的经济压力。

  更深层次的,还在于这种模式重构了“社区生态”的定义以及代际关系的互动逻辑。从前,养老院是老人们的专属空间,甚至带着一丝与外界脱节的意味,现在则变成了“多元共同体”;过去,代际互动多停留在“子女赡养父母”的单向责任层面,现在则构建为“双向滋养”的新型关系。在这种模式下,老人不再是单纯的被照顾者,他们可以用人生阅历为年轻人提供精神支撑,让职场受挫的年轻人在老人“一辈子的风雨故事”里找到勇气。反过来,年轻人也不是“蹭住者”,他们教老人运用智能手机、学习反诈知识等,帮助老人跟上时代,让衰老不再与“僵化”绑定。这种精神互补,远比物质层面的帮助更持久,也能让代际共居从“生活互助”升华为“精神共生”,远比单纯降低租金更具意义。

  诚然,代际共居模式还面临着很多挑战,譬如年轻人与老年人生活作息的冲突、青年社交与老年活动需求的适配、社会对年轻人住养老院等于“逃避竞争”的刻板印象等。但我们更需放下偏见,看到这种模式背后的积极意义,当养老院不再只是“夕阳红”的专属地,当年轻人的居住选择不再被高房租捆绑,当代际之间从“隔阂”走向“共生”,这种模式便超越了“划算不划算”的功利讨论。毕竟,无论是老人对陪伴与活力的渴望,还是年轻人对安居与智慧的追求,本质上都是对“有尊严、有温度的生活”的向往。

  南方网、粤学习评论员 江海燕

编辑:胡伟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