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广州 深圳 珠海 汕头 佛山 韶关 河源 梅州 惠州 汕尾 东莞 中山 江门 阳江 湛江 茂名 肇庆 清远 潮州 揭阳 云浮

【地评线】南方网评:后高考时代“防骗”之弦不可松

2021-06-18 10:00 来源:南方网 陈长

  2021年高考已经结束,考生和家长们紧绷的神经终于可以放松一下了。然而,当考生们刚刚走下考场,随着招录大幕的开启,五花八门的“陷阱”开始粉墨登场,一不留心就可能落入“圈套”,考生和家长还须擦亮眼睛,不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

  高考既是国计,也是民生。作为国家选拔人才的重要途径,高考关系万千家庭和学子的梦想,关乎整个国家和民族的未来。进入后高考时代,成绩查询、志愿填报、录取学校等牵动着广大考生和家长的心。正所谓病急乱投医,一些不法分子正是利用家长望子成龙、盼女成凤的急切心态,精心编织各种骗局,设下一个个陷阱。比如,通过短信、微信等发送带有木马链接的虚假提前查分网址,高价志愿填报指导,谎称手中掌握高校“内部指标”,通过花钱“打点”可让考生获得补录名额,冒充高校工作人员、教育部门工作人员,私下发放助学金等等,每年都有一些考生和家长因抱有侥幸心理而上当受骗。凡此种种,不但有悖高考公平公正的宗旨,而且已经涉嫌违法犯罪,必须严厉打击。

  俗话说,天上不会掉馅饼。高考是实现教育公平、社会公平的重要制度,时至今日,高考招生制度已经越来越完善,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早已深入人心了。没有捷径可走,正是高考最大的魅力所在,“查分数”务必要通过正规渠道,“改成绩”绝不可能,“内部名额录取”不会从天而降,不法分子针对高考编造的各种谣言,都是为了对考生和家长造成误导,最终骗取钱财。正如著名作家巴金在《再说小骗子》一文中写道,“有人看不见前门,有人找不到前门,他们只好另想办法找门路开后门,终于撞到骗子怀里,出了丑。” 但凡寄希望于通过“花钱”“找关系”“另辟蹊径”上大学,无一不是掉进骗子编织好的陷阱里,可谓“竹篮打水一场空”。

  “猛药去疴,重典治乱。”让各种诈骗行为无所遁形,需要全社会齐抓共管。首先,考生和家长要保持良好心态,加强对高考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的学习,知晓高考录取各环节的规则与流程,破除“内部指标”“特殊渠道”等侥幸心理,一旦发现受骗,要及时维权,尽量挽回损失。其次,教育部门要会同有关部门优化服务保障,及时发布有关权威信息,指导考生正确查分、填报志愿等,同时做好考生信息保护工作,防止因技术或者其他人为因素导致考生信息泄露,而被不法分子钻了空子。再次,公安机关要加强对防诈骗知识的宣传,加大打击力度,做到骗子在哪里,打击的触角就要延伸到哪里,形成强大震慑力,为高考招录创造安全有序的社会环境。

  青春正当时,扬帆梦起航。高考作为重要的青春里程碑,不容许存在黑色利益链,需要全社会都要绷紧“防骗”这根弦,破除形形色色的骗局,为广大青年学子圆梦保驾护航。(南方网陈长)

编辑:曹晓静
回到首页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29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