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头啖汤评论:“退票即亏损”的畸形生态理应终结

2025-04-07 11:32 来源:南方网

  近日,一则求助视频引起热议,并再度引发网友对机票高额退改费用的关注。据报道,一名男子为探望在日留学的孩子提前5个月购买机票,一个月后因情况变化申请退票,却被扣除94%的费用,平台与航空公司互相推诿,最终只退还三分之一的票款5221元。

  提前4个多月退票被扣94%,退改费用远超常规标准,近万元的扣费着实让人费解,而平台一句“按规则需扣除手续费”的回应更令人难以接受。尽管当事人后续经过多次反映沟通,平台于4月1日进行了全额退款,但这起事件暴露出的问题令人深思:一是机票退改手续费标准到底是什么?二是当消费者遇上“铁规则”,究竟谁该买单?

图片来源:黑猫投诉

  近年来,机票高额退票费俨然成为出行“刺客”。机票退改难、退改费用高已是顽疾,这暴露出退改费领域根深蒂固的“规则霸权”,普通消费者面临着维权无门的困境。

  事实上,当前机票退改手续费并无行业统一标准,而是由各航司根据起飞时间与机票折扣自主决定。这让消费者无所适从,也让一些平台钻了空子。就拿本次退改票事件来说,平台以“技术中立”为盾牌,航司以“国际惯例”作挡箭牌,航司与平台之间相互“踢皮球”,双重规则叠加形成“完美”的责任真空。

  更应看到的是,航司与平台之间这种“潜规则”的不确定性正在异化为“看人下菜碟”的弹性空间,即投诉力度决定退款额度。这本质上也是对契约精神的公然践踏,同时也启示我们:在追求便捷的数字化服务时代,平台与航空公司应以诚信为本,通过透明规则与人性化设计,如参考高铁退票费标准模式建立分级阶梯收费制度,设置合理梯度保障消费者权益,重建公众对票务服务的信任,推动行业健康发展。

  破解天价退票费困局,不能光靠卖方的自律意识与行为规范。相关部门也应加大监管力度,以监管利剑刺破行业“黑箱”。一方面,要强化退改规则格式条款审查,定期抽查平台和航司的退改签条款,对“不退不换”“高额手续费”等霸王条款责令整改,禁止“一刀切”式的高额扣费。另一方面,要建立强有效的申诉机制。设立第三方调解、纠纷解决渠道,快速处理消费者与企业的退改纠纷,同时加强技术监管,要求平台优化界面设计,并将操作流程纳入合规审查范围。如此多措并举、协同发力,形成统一的市场规范,才能减少消费纠纷,充分保障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简言之,机票退改手续费,既要合规,也要合理。期待相关各方以此次事件为契机,构建透明、公平和有效的退票费机制,以刚性监管、柔性服务与技术赋能的三维联动,终结“退票即亏损”的畸形生态,共同筑起一道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的坚实防线。

  撰文 岳云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陈学德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