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科学玩具”可以有趣但不能有害

2023-07-25 09:53 来源:南方网

  暑期来临,一些商家推出的所谓“科学玩具”在网上热销。然而,这些受到追捧的“科学玩具”,并非商家宣称的那样安全环保,玩具中的造雪粉、明矾、高锰酸钾、醋酸钠等化学材料,存在着易燃或刺激皮肤等安全隐患。

图片

科学玩具宣传图。图源:南方都市报

  如今,家家户户都把孩子当成宝,对于孩子的要求基本上有求必应,再加上商家的“科学启蒙从幼儿园开始”“孩子瞬间放下手机”“送给孩子最好的暑假礼物”等宣传噱头,不仅孩子受不了“科学玩具”的诱惑,不少家长也是怦然心动。在玩中学,在学中玩,既寓教于乐,价钱又不贵,“科学玩具”想要不火都难。

  理想很丰满,现实却很骨感。家长们想的是用“科学玩具”来进行科学教育,商家想的是如何赚取更多利益,双方都忽视了安全的问题,这就很可能使得有趣的“科学玩具”变成危害孩子安全的“杀器”。事实上,早在“科学玩具”受追捧之前,一些“网红玩具”就因为安全问题备受关注,例如,一些孩子因为玩火漆印章出现恶心、鼻炎加重等情况,部分水晶泥硼砂剂量远远超过安全范围。这样的“毒玩具”大行其道,造成的伤害不可估量,必须及时出手整顿。

  有趣的“科学玩具”能够开拓孩子的思维、培养孩子的科学意识,这肯定是家长乐见的好事,但有趣好玩应该建立在安全的基础上。面对市场上让人眼花缭乱的“科学玩具”,要让孩子真的从中受益而不是受害,无疑需要监管部门、家庭和社会来共解这道难题。

  目前上市销售的“科学玩具”,相当一部分不是正规厂家生产的,而是属于没有保障的“三无”产品。明明是“三无”产品,为何却能上市销售?把握住这个关键问题,严把市场准入关口,从根子上进行治理。家长选购时明确对“三无”产品说不,这样一套“组合拳”打出来,“毒”玩具才会逐渐退出市场。

  家长们为孩子选购“科学玩具”,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对孩子成才的焦虑。暑假期间,把青少年文化宫等场所的作用发挥出来,让专业的老师带领孩子们做一些科学实验,家长和老师多鼓励孩子热爱科学、关注科学,这样既能够一定程度上缓解家长的焦虑,也能获得比“科学玩具”更好的功效。(高永维)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