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1日晚,互联网博主@老师好我叫何同学 在社交媒体分享自己处理网约车司机索要好评的经历,他的言论引发了大量争议。他提到,过去面对司机的好评请求会口头答应但事后遗忘,如今则改为直接拒绝,并称这是克服“讨好型人格”的锻炼方式。
网友对何同学的言论进行模仿、调侃。
然而,这一言论引发了网友对于“打网约车该不该给好评”的争论,相关话题迅速登上微博热搜第一。支持者认为社会需要更多直率表达,而非虚假客套,“好评不该是义务,拒绝也是权利。”但反对的声浪更为强烈,更多网友认为拒绝给好评这一行为过于强调个人态度而忽略社交礼节,没必要为此让司机难堪,并质问:为何不向苹果CEO库克展示“勇气”,却对普通司机重拳出击? 这场看似日常的争议,最终演变成全网对何同学的集体声讨。
毋庸置疑,是否给好评实属个人自由选择。但问题在于:自由与修养从不矛盾。要知道,在网约车行业,好评对司机至关重要,直接关系到其收入和平台派单量。司机们礼貌地向乘客请求好评,是为了在竞争激烈的行业中更好地生存。退一步讲,即便人们未必会记得落实评价,但一句“好的”更像是社交礼仪中不让人难堪的温柔,与“讨好型人格”毫无关联。若人人都以“锻炼勇气” 之名,对他人的请求冷脸相对,社会无疑将变得更加冷漠,戾气也会随之加重。正如有网友类比:“你去餐厅吃饭,服务员说‘欢迎下次光临’,你非要回‘不用谢,我不会再来’,这不是勇气,而是给人添堵。”
此外,何同学的翻车也折射出公众人物的话语权错位。作为B站千万粉丝的头部博主,何同学每期视频结尾都会“求一键三连”,这种所谓的“讨好式”互动与网约车司机的好评请求并无本质区别。网友也用“回旋镖”式模仿精准反击:“以前何同学让我三连,我都说好好好,但看完就忘。现在除非视频好到我想三连,否则直接说‘抱歉我不想点’。”要求观众宽容点赞,却对司机锱铢必较,如此“双标”撕开了真诚人设的虚伪面纱。
这场争议更是撕开了网红经济的一道裂缝。近年来,从李佳琦的“79元眉笔不贵”,到顾茜茜的“躺赚30万凡尔赛”,再到曹译文的“工地体验大小姐文学”……一些从底层奋斗起来、曾以贴近大众形象而出名的网红,在收获巨大财富与流量后忘却初心,站在了网民的对立面,导致“何不食肉糜”式的翻车屡见不鲜。这种“俯视般的真诚”本质是阶级优越感的变形,也刺痛了普通劳动者的神经。社会需要的是平等对话,而非居高临下的“教育”。在这个“人人都是麦克风”的时代,真诚更应体现在对行业规则的敬畏、对弱势群体的共情,以及对公共议题的审慎发声。想要不被骂“忘本”,网红们要学会的不仅是谨言慎行,更是放下身段,关注流量金字塔下那些托举他们的普通人。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真诚应建立在尊重之上,勇气该用于挑战不公而非制造对立。在这个高喊“做自己”的时代,人们更需要学会的是在坚守自我的同时,也能温柔地接住他人的期待。
撰文 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