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反家暴不应止于围观,社会底线绝不容践踏

2022-07-08 11:31 来源:南方网

  家庭暴力是侵害他人权益、践踏社会底线的违法行为。近日,诗人余秀华在微博发文称,遭伴侣杨某家暴,曾被抽上百个耳光,她甚至对媒体记者表示“我要出去躲躲,不出去的话会被打死”。这一事件在社交平台上迅速发酵,成为了多方关注、讨论的公共事件。

图源:EG365/人民视觉

  从一个出身农村的脑瘫患者,到备受关注的诗人,余秀华的人生轨迹不可谓不精彩,而她的爱情经历也颇为不俗——跟一个小她14岁的男子走到一起,并在公共平台“秀恩爱”。然而,从他们甜蜜相拥拍婚纱照到网络发文遭遇家暴,仅过了不到70天。

  尤其吊诡的是另一个当事人杨某对待此事的态度,他接受媒体采访时承认,自己确实打人了,但是并没有女方说的那么严重,自己只打了她十几个耳光,并声称“我打她的时候不是没有分寸,如果失控,她就发不了微博了”。此番言论及背后透露出的杨某对于家暴的态度令公众倍感荒谬。诚然,居家过日子难免会有摩擦,但诉诸暴力则是于法不容的。家暴只有“0次”和“无数次”,声称“有分寸”地打人,也并不能改变其实施暴力的本质。

  反家暴是社会共识,不会因为当事人的身份或者境遇而产生偏差。司法部门给出一个权威判定之前,围观者不宜抱着“看戏”心态把此事视为娱乐八卦,发表诸如“我们猜中结果,却没想到过程是这样”的言论,在挖掘流量的同时消解了反家暴的严肃性。

  反家暴不应止于围观,社会底线绝不容践踏。事实上,名人家暴更具有社会样本性,可以加深更多普通人对于反家暴的法律意识。我们应从事件中得到启示——当某些人假“爱”之名来行家暴丑事,受害者不要再踌躇于情感纠葛,而应勇敢维护自身权益。司法行政机关也要进一步加大对家庭暴力受害人的法律援助力度,畅通法律援助申请渠道;同时联合多部门共同参与,织牢织密反家庭暴力防控网,打通反家暴的“最后一公里”。(谢伟锋)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曹晓静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