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营业执照也能交易?别让信任危机葬送平台经济未来

2025-10-30 20:36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刘帅

  网上购物时,你有没有遇到过求助无门、被商家拉黑的情况?这很可能是因为店铺的注册主体、签约主体和收款单位各不相同,且均与经营者的真实信息毫无关联,商家因而肆无忌惮地玩起了“踢皮球”,而消费者在压根找不到责任人的情况下,售后维权也就成了空谈。据媒体报道,社交平台上仅需300元便可租用他人营业执照,用于注册电商、直播账号,甚至形成了完整的“注册-运营-换壳”的黑灰产业链。

图片

图源:法治网

  营业执照本应是市场主体的“身份证”,象征着经营资格与责任主体。当营业执照被一些人以几百元的价格出租、转让、买卖,市场上便出现了一个个真假难辨的商家,这些商家以虚假身份掩盖真实运营主体,企图逃避监管与责任,在各家电商平台里浑水摸鱼,静待消费者上钩。从结果上看,仅仅300元的执照生意,毁坏的却是整个市场的信任体系。长此以往,谁还敢在电商平台闭眼下单?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登记管理条例》明确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涂改、出租、出借、转让营业执照。可见,买卖出租营业执照的行为不仅违反商业诚信,更触犯法律规定,是商业经营不可触碰的红线。然而,各种宣传叫卖营业执照的帖子却在社交平台上大行其道,卖家堂而皇之地声称“不会有问题”“我们合作的客户很多”,语气之坚定、态度之从容,仿佛这些对他们而言只是“基操”。这不仅反映出卖家个人法治意识的淡薄,更暴露了社交平台对发帖内容监管的严重缺位。

  面对买卖营业执照帖横行的乱象,有社交平台的客服回应称,对于此类帖子可以尝试进行举报,相关专员会进行审核。而对于“平台是否注意到该现象”“该现象是否涉嫌违规”等问题,则未予明确答复。这样的回应显得太过轻描淡写,社交平台的态度仍停留在“可以举报”和“将要审核”的层面,这无疑是把自己的管理责任转嫁给了用户,本质上是对违法行为的纵容。

  同样,各家电商平台也有严格核验商家执照、做好信息登记的义务,既要当好市场服务的提供者,更要做好市场秩序的守门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电子商务法》,电商平台若未履行核验登记义务、未对违法情节采取处置措施,应当承担连带责任。换句话说,当消费者陷入维权困境时,电商平台不能当看客,更不能沦为黑灰产业的“避风港”。

  整治交易营业执照乱象,既是维护消费者权益的迫切要求,也是筑牢互联网经济信任根基的题中之义。面对部分商家“分身术”式的运营模式,监管部门应完善营业执照管理制度,推动实名绑定与溯源机制建设,从而精准定位责任方;对于违规交易执照以及利用他人执照注册的企业和个人,必须依法严惩,并纳入信用黑名单,形成“一次违法终生留痕”的震慑效应。只有监管到位、惩戒到人,才能让那些买卖营业执照、侵害消费者权益、逃避企业责任的商家无所遁形。

  300元租用他人营业执照,不是什么创业捷径,而是铤而走险的违法行为。执照交易仅仅涉及几百元,买单的却是市场的信任、消费者的权益,葬送的是平台经济的未来。唯有严惩营业执照交易乱象,以诚信和法治规范市场行为,才能让平台经济行稳致远。

  南方网、粤学习评论员 刘帅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