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在一段“学校地上堆放大量月饼”的视频被曝光后,贵州安顺一学校引发了网友的质疑。9月22日,校方回应称,因考虑到食品安全问题,所以不让学生带月饼进校,月饼已集中放置,后续会做相关处理。
该县教育局工作人员称,教育部门之前对当地各学校交代过,“三无产品”一律不允许入校。涉事学校拿着这一“尚方宝剑”,规定学生携带的“三无垃圾食品”一律由学校没收。而何谓“三无垃圾食品”?学校规定:“除了牛奶、面包、苹果,其他食品一律不让进校门。”由此可见,学校将除了牛奶、面包、苹果之外的一切食品都视为了“三无垃圾食品”,这样的做法显然是简单粗暴的“一刀切”。
就如学生自带的月饼,很多都是正规商家生产的,它们经过监管部门的质量检验,并非“三无食品”,看一看包装就可以辨别。学校却打着“无法确保其安全性”的幌子,一律不准学生带月饼进校,既显得不近人情,又显得横蛮无理。统一没收学生所带月饼,这则涉嫌侵犯学生的财产权。现在中秋节已过,就算学校在周末把月饼发还给学生带回家,它们也可能已经因过了保质期而无法食用。
禁止学生自带食品入校的“一刀切”做法,确实能降低校园内的食品安全风险,但却难脱“懒政”之嫌,还罔顾了学生权益,显得不近情理。如果学校有自己的小卖部,这种规定还有变相逼迫学生在校内小卖部消费的嫌疑。无独有偶,就在日前,四川达州某中学门口,2名学生带了一箱牛奶,结果进校门的时候却被拦了下来,理由同样是“考虑到校外食品的安全性,不能带食品进校园”。结果就是,两名学生在校门口喝了半箱纯牛奶,这也引发了舆论的热议。
类似事件不断发生,暴露了一些学校在校园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一些学校为了方便管理,乱伸权力之手,甚至肆意侵犯学生的合法权益。这显示出,它们在校园管理时欠缺法治思维,而习惯于运用管制思维、专制思维行事的弊病。
学校是管理者,但也是服务者。学校不能“冷酷化”、专制化,为了管理方便而罔顾学生的合法权利。学校管理方要进行人性化管理,多一些服务意识,让管理多一些温度;更要充分尊重学生的合法权利,做到依法治校、依法管理、依法教育;还要多一些管理智慧,而不是采取野蛮粗暴的管理与教育方式。地方教育主管部门对于学校“粗暴管理”也不能袖手旁观,要督促学校尊重学生合法权益,做到依法治校。(南方网戴先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