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盲盒社交可以有,但不必盲目跟风

2024-03-04 11:52 来源:南方网

  近日,一种名为“盲盒社交”的社交形式在网上吸引了不少年轻人参与。据介绍,“盲盒社交”的参与者彼此均为陌生人,活动中的同伴身份未知,有参与者表示在此类活动中结交了很多新朋友,但也有组织者坦言参与活动时遇到过有人不礼貌的情况。如同盲盒一样的不确定性,是此类社交的突出特点。

图源:视觉中国

  社交是当代年轻人避不开的课题。近年来,网络上围绕社交的讨论一直热度不减,比如“社牛”“社恐”“社交卡顿”“向上社交”等等。作为一种新兴的社交模式,“盲盒社交”同样具有鲜明的互联网属性,而且它的最大不同之处在于打破了传统熟人社交的桎梏,让人们可以与完全陌生的人进行交流和互动。

  当下的年轻人不仅有自己的社交边界,而且更在意社交的个性化和舒适感。据统计,“盲盒社交”的参与者主要是20到30岁的年轻人。他们在这里可以倾诉自己的看法,甚至是讨论感情问题,更重要的是大家想聚就聚,想分也可以分,不需要考虑对方的情绪,也不用害怕跟人相处不好。这种没有太大精神压力的浅社交,是获取信息和社会支持的有效渠道。

  然而,确如网友所言,这种社交方式“像开盲盒一样,很新鲜又有一些刺激”,既展现了积极乐观的生活方式,背后同样暗藏隐忧。多名参与者和组织者坦言,在“盲盒社交”过程中不时会遇到一些令其无法接受的社交对象。由于参与活动的都是陌生人,组织者难以进行提前预防,很多时候只能在问题发生后及时去进行处理。此外,年轻人热衷“盲盒社交”的背后,也有从众效应。对于组织者和参与者来说,都要注意上当受骗等问题。

  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革新,无论线上还是线下,人们可以随时随地被社交所“召唤”。社交应当是自由、平等、随性和开放的,“盲盒社交”行为涉及信任的建立和权衡风险的心理过程应当引起重视。“盲盒社交”让年轻人多了一份美好与惊喜,但也需警惕人身安全、隐私暴露等风险。而对于社会大众而言,不妨多些理解包容,多些引导帮助。相关部门则要积极介入,督促指导活动组织者完善相应制度规则和安全保障措施,让“盲盒社交”不盲目、更可靠。(尹贵龙)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