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教育专家”赵菊英被封,压迫式教育必须停止

2024-06-20 12:57 来源:南方网

  “终于被封了”“害人不浅,误导了多少家庭”……6月17日,“教育专家”赵菊英的账号“家访中国”被封,网友纷纷叫好。此前,她因发布多个粗暴家访视频而备受争议。视频内容显示,她强迫孩子亲手砸碎自己的手办模型、扔掉漫画书,在房间内安装监控等,被一众网友指责是“压迫式教育”。

图片

账号截图

  此次封禁回应了群情激愤,重申了遏制教育歪风的明确态度。作为这股风气的推动者,赵菊英被封合情合理。首先,她在几则广为传播的短视频中所表现出的蛮横无理、咄咄逼人,不仅有违师德,还侵犯了孩子的人格尊严权。赵菊英顶着所谓“教育专家”的名头造成了恶劣影响,对教师群体无疑是一种污名化。其次,她还涉嫌凭借虚假宣传牟利。有媒体查证其在账号简介上自称的“美国正面管教协会认证家庭学校双讲师”纯属虚构,所鼓吹的“天才教子法”能使三岁孩子“背诵150本纯英文名著”也明显有悖常理。封禁此类夸大宣传的账号,可保护消费者们免遭误导。

  平台封禁之外,赵菊英这套不顾学生心理、推行威权性服从、鼓励暴力解决的方法决不应继续流行。任凭赵菊英的“压迫式教育”大行其道,对其影响下的学生、家庭乃至整个教育风气都是一种毒害。短视频中,哭泣不已的孩子不得不毁掉自己所爱之物,被迫接受“成绩才是一切”的功利观念,个性与兴趣被直接否决,而此时父母却站在施暴者一边,孩子的心理阴影可想而知。在被赵菊英“荼毒”过的那些家庭里,父母对孩子的精神甚至暴力施压被合理化,孩子的服从也逐渐趋于“无条件”,牢笼般的家庭氛围就此形成。而对于全社会来说,这套罔顾个性、假借成绩之名实施强迫服从的做法,也可能侵蚀教育环境,助长体罚、主科占课等不良风气,贻害无穷。

  解铃还须系铃人。家长们应认清因材施教、尊重天性才是育人之道。作为“赵菊英们”的生存土壤和服务对象,部分家长笃信“唯成绩论”,忽视孩子的个性、兴趣和特长,加之同辈压力与望子成龙、望女成凤的焦虑,为压迫式、羞辱式甚至霸凌式教育进入家庭提供了可乘之机。若这一部分家长能够纠正教育观念,给予孩子天性释放的空间,引导兴趣与学业二者相互促进,此类“教育专家”就会失去市场、难以为继。当然,作为传播渠道和管理者,相关平台和监管部门也要对下一个“赵菊英”的出现提高警惕,杜绝这类“有毒”)教育观念的产生、流行。

  教育应尊重人的身心发展客观规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德智体美劳“五育并举”,才是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也许,这就是赵菊英被封一事带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

  撰文 李加彬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陈学德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