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这样的“拼爹”,多一些又何妨?

2022-09-21 17:14 来源:南方网

  9月18日,德州市作家协会公布“廉洁文化主题文学作品征文获奖名单”,散文《我的县长父亲》获一等奖。该文因标题与喜剧电影《夏洛特烦恼》中的“我的区长父亲”作品名类似,引发部分网友嘲讽。看到文章标题,一些并未阅读全文的网友想当然地心生质疑,认为散文获奖与电影中的情节一样,作者是在“拼爹”、利用父亲官职刷名次,而不是比拼文学才情。随后德州作协删除了获奖信息和链接,而与此同时,越来越多阅读了原文的网友开始为这篇作品打抱不平,认为它不应被嘲讽、也不该被删除。

图源网络

  同样是讲“爹”的故事,但是爹与爹却截然不同。有些人的爹有借助自己掌握的资源,通过各种形式为自己或身边人谋取私利,但有些人的爹却在舍小家为大家,全心全意地在为老百姓谋福利、做事情。《我的县长父亲》一文所描绘的,正是一位鞠躬尽瘁、舍己为人、为群众爱戴的优秀干部。作为以倡导廉洁文化、弘扬正能量为主题的征文活动,评奖标准不应该为键盘侠所裹挟,这样一篇讲述优秀干部、弘扬正能量的好作品获奖,又有何不可呢?

  读完这篇作品,我们发现县长于志明是一个一心为民、大公无私、光明磊落、清正廉洁的好官,是焦裕禄式的好干部,人民的好公仆。中共禹城市委党史研究中心的工作人员也称“于志明确实是一个很务实、很实干的县长”。但是他在当时的家人看来,却未必是一个称职的好爹。面对儿女和亲人,他是“抠门”“无情”的,显得有些“一根筋”,甚至有点“傻”劲。但是这种“傻”,恰恰是他的可爱之处。老一代革命者、建设者深知和平生活的来之不易,他们满怀对共产主义理想和共产主义事业最真挚的信仰,能够毫无保留地为群众奉献自己的无私大爱、展现服务人民的情怀。他们为官清廉、造福一方的品格,值得一代代共产党人继承与发扬。

  文章的作者是于志明的小女儿于忠东,她日前发生表示:“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老爷子做的这些事情,我自己在整理的时候,自己心里也感动得稀里哗啦的。那一代的人都是这样,像焦裕禄式的干部,这种精神应该发扬光大。我们这一代的人要是不说的话,下一代的人就不知道了。”笃信流量至上的键盘侠,想必很难理解这种真实质朴的表达,但每一位立志做好官的干部、每一个善良有情义的公众,都会被于志明的经历打动。新时代发扬廉洁文化,我们需要这样的故事,需要讲述这些故事的人。

  归根到底,只要目的纯粹、内容真实、导向正面,这样的“拼爹”多一些又何妨?(苏运生)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曹晓静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