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洋院士”井喷,学术荣誉还是沽名钓誉?

2024-05-16 11:00 来源:南方网

  近日,覆盖世界数百位学者的“院士电子百科全书”被下线,这是欧洲自然科学院在陷入“院士井喷”争议后采取的应对之策。与此同时,国内多家单位机构也紧急删除了相关人员获评授勋的新闻。

  在“院士”头衔备受热捧的今天,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院士增选很严格,入选难度很大。因此,有些专家教授转而把目光投向了国外。据统计,至今已有30多位国内人士,戴上了欧洲自然科学院颁发的“洋院士”头衔,甚至还传出了“90后”入选该院院士的消息,不能不令人怀疑这家科学院院士的含金量,是货真价实的权威学术机构,还是挂羊头卖狗肉的“野鸡机构”?

图源:视觉中国

  欧洲自然科学院宣称,自己是国际学术领域认可度最高、影响力最大的科学组织之一。宣传口径看似“高大上”,但实际上诸多细节都经不起推敲。比如,其官网显示,欧洲自然科学院总部位于德国汉诺威,但其网页主菜单竟然是俄语;外媒上关于欧洲自然科学院的报道少之又少;多位在德国知名高校长期留学任教的学者称,自己并未听说过欧洲自然科学院。事实上,所谓“国际权威”的“欧洲自然科学院”不过是一家普通民办机构,换言之,这家机构的院士授予是不被承认的。

  此外,该院还面临着“花钱买头衔”的质疑。有高校教授证实,曾收到参选该院院士的邀请函,声称付40万至100万元服务费,就能增选成功,有的还表示“18万包过”。 此外,在各大社交平台,也有不少经营“学历、职业背景提升咨询”服务的中介,详细列出了欧洲自然科学院申请条件、参评信息表、参选申报材料等。对此,欧洲自然科学院中国代表处负责人回应称,院士资格是不会进行售卖的,对于申请者从来没有收取过任何费用。但这一回应并不足以打消外界的质疑,如果申报院士并不需要费用,代办机构为何有底气开出高昂的价码,为何不担心这个生意没有市场?相关疑云仍有待进一步澄清。

  科技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重要引擎,承载着社会公众的殷切期望。相关部门机构应加大对各类“野鸡大学”“山寨头衔”“违规评比”“收费表彰”等乱象的清理整治力度,充分尊重并合理评价科技工作者的劳动成果,避免给任何取巧、钻营的投机者站台。同时,科技工作者应保持淡泊名利的心态、潜心研究的精神,恪守学术诚信,加强自我学习和提升,不断推动科技进步和创新,防止沉迷于“假把式”。

  “院士”称号应是一份沉甸甸、实打实的嘉奖,而非一纸用金钱换得的虚荣、装点门面的商业交易。几十年前作家钱钟书在长篇小说《围城》中就批判道,当时美国博士头衔在中国很时髦,催生出买卖文凭的多所“野鸡大学”。期待各方协同发力,对此类沽名钓誉的行为说“不”,让“方鸿渐”与“克莱登大学”的故事不再上演。

  撰文 陈长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陈学德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