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留学生当饲养员别轻言大材小用

2025-02-21 14:26 来源:南方网

  2000年出生的南京女孩马雅,先在英国帝国理工学院拿到本科学位,后在剑桥大学拿到硕士学位。为了能做跟动物相关的工作,她放弃生物医药企业的工作,转职上海动物园,成为一名饲养员。

  有人说名校生当饲养员是“大材小用”。马雅觉得,理论知识仍有用武之地,动物种群管理的数据分析方法在科研中会用到,兽医药理学的知识在动物生病治疗时也能发挥作用。看似简单的重复性工作,实际上却是“专业对口”。

图片

马雅在给动物喂食。来源:澎湃新闻

  高学历入职动物园,马雅并非第一人。上海动物园相关人士表示,近年应聘动物园岗位的高学历人才不在少数,其中不乏美国康奈尔大学、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等国内外名校毕业生。他们也不只是每天打扫笼舍,还要参与动物保护研究、科普教育等工作,如果没有一定的学问,还真干不了。马雅自称入职动物园“找到了自己的方向”,兴趣与所学相统一,这没什么不好。

  就实际来看,动物园饲养员的工作,也并非一个缺乏实践经验的硕士生可以轻松拿下的。马雅曾遇到一头小海狮因为换了水池,面对众多游客产生了应激反应,连续十多天都不愿意吃饭。理论知识这时候也派不上用场,还得靠多尝试、多探索才能找到解决方法。

  找一份自己喜欢的工作,比表面上看着光鲜却体验上无感要好。出于从小对动物的喜爱,马雅本科选择了英国帝国理工学院的生物科学专业,后来确定学习动物方向专业,而硕士选择了剑桥大学的兽医科学专业。如今入职动物园,每天“早八晚五”和动物打交道,正遂自幼之愿。所学专业知识也找到了用武之地,可谓学有所用。

  动物园并非野生动物的原始生存环境,如何让动物的健康与安全有保障,本身就需要系统的专业知识,客观要求饲养员具有完备的相关知识体系,而不是单凭经验就能够把这些人类的“朋友”伺候妥帖。

  随着生态文明建设不断深入,生物多样性保护理念得到强化,决定了我国动物园事业的转型升级。动物园的社会功能在扩展,它已不仅是满足游客观光的场所,在生物多样性保护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宣教示范作用。

  作为饲养员,除了要有能力把各种动物养好,还要做科研、出成果,进行科普宣传、对外交流,提升社会对动物世界的认知。就此而言,正需要更多具备专业素养的人才入职动物园,发展动物园事业,更好适应生态文明建设的需要。

  马雅作为一个具备相关专业素养的硕士生,其职业选择顺应社会需要,不是大材小用,而是学用对路。期待她不负所学,在自己热爱的领域大有作为,干出骄人业绩,用事实证明职业选择不负所学。

  撰文 张全林

编辑:胡伟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梁洁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