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辞职不是“护身符”,天价耳环敲响干部监管警钟

2025-07-17 21:28 来源:南方网

  近日,黄杨某甜“天价耳环”事件持续发酵,四川雅安市成立联合工作组,对其父杨某在雅安工作期间及涉雅相关情况展开核查的消息迅速登上热搜。这场由一对耳环引发的舆论风波,不仅揭开个别干部家属奢靡生活的冰山一角,更将“离职干部监管”推向舆论焦点。辞职绝非“护身符”,权力留下的痕迹,终要经得起历史和人民的检验。

图片

图源:“央广网”微信公众号

  在公众的朴素认知中,“在位就要担责”天经地义。但总有少数人心存侥幸,认为“一走了之”便能让过往问题“一笔勾销”,这种想法显然大错特错。公职人员的责任与担当,不会因辞职而“清零”;权力运行的痕迹,更不会因离职而“消痕”。从雅安市联合工作组“循线深挖细查”的行动可见,即便杨某早已离岗,其与女儿相关的消费疑云、在职期间的履职情况仍被纳入核查范围。这传递出明确信号:干部监督没有“退休时限”,离职绝非“安全着陆”的通行证。

  权力来自人民,必须接受人民监督。公职人员行使权力的每一环,都应留下可追溯的痕迹;即便离岗,这些痕迹也必须经得起检验。《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规定》明确要求,领导干部不仅在职时需如实申报财产,离职后仍需遵守相关约束,按规定报告个人事项。近年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政策,将离职干部纳入审计监督范围,重点核查“期权腐败”“隐性特权”等问题。这些制度设计,正是为堵住“带病离职”漏洞,让权力运行“全周期”都暴露在监督之下。

  公众对“天价耳环”的持续关注,折射出社会监督意识的觉醒。移动互联网时代,每个网民都是“监督员”。从“天价烟”“天价表”到“房叔”“耳环姐”,网络监督已成为正风肃纪反腐的重要力量。这种自下而上的监督与制度性审计监察形成合力,构建起全天候、无死角的监督网络。雅安联合工作组迅速介入,纪检部门明确对离职干部“有问题也将审计”,此举不仅是对个案的追责,更彰显新时代干部监管体系不断织密,既回应了群众对“公平正义”的期待,也体现了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决心。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监督是最有效的约束。“天价耳环”事件如同一面镜子,既照见个别干部“权力变现”的侥幸心理,也映照出我们党刀刃向内、自我革命的勇气。从“打虎拍蝇”“猎狐追逃”到在职监督、离职审计,新时代干部监督体系正织就一张越收越紧的天网。这张网警示所有公职人员:权力是沉甸甸的责任,而非可随意变现的“资产”;岗位是为民服务的平台,而非谋取私利的“跳板”。无论在职还是离职,都需始终绷紧纪律之弦,守住廉洁底线。

  这场风波终将水落石出,但其警示长久而深刻:只有让“伸手必被捉”成为常态,才能让权力始终姓“公”;只有让“终身追责”落到实处,才能守护好群众的信任。这既是对权力的规范,也是对民心的回应,更是对社会公平正义最坚实的维护。

  撰文 林伟

编辑:顾萌萌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