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出海,中国汽车的变道超车

2025-07-25 20:19 来源:南方网

  近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2025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工业数据。数据显示,2025年1-6月,我国新能源汽车出口已达106万辆,同比增长75.2%。中国新能源汽车的快速发展正在改写全球汽车产业的竞争格局,这一变革不只体现在数据的跃升上,更在于中国汽车工业实现了从“技术跟随者”到“标准制定者”的转变。中国车企的全球化战略,也正在从“产品输出”向“体系构建”前进。

比亚迪位于巴西巴伊亚州卡马萨里市的新能源汽车工厂。图源:封面新闻

  技术体系的成熟和产业链的完备,为国产新能源车出海保驾护航。全球领先的电池和智能网联技术等创新,如比亚迪的刀片电池、蔚来的“3分钟换电”、宁德时代的钠离子电池、小鹏和鸿蒙智行的智能驾驶,让国产车真正摆脱了“低价竞争”的陷阱,靠实力取胜。在产业链方面,从上游的原材料基础,到中游的车辆制造工艺,再到下游的相关配套服务,这种全产业链协同发展的模式,使国产新能源汽车的核心技术自主可控、产业响应速度显著提升、综合成本大幅降低,奠定了全球竞争的优势。

  前瞻性的产业布局和发展理念,为国产新能源车的海外发展提供了科学指引。企业出海不再只搬生产线,而是要真正实现本土化发展。蔚来在挪威市场针对当地寒冷气候,重点推广低温续航技术和换电模式;广汽埃安在东南亚市场优化接插件的防腐蚀性能,防止高湿度导致电路短路。车企及链上企业选择通过长期深耕本地的方式,进行产业链的本土化布局,通过技术转移为合作国家带来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这不仅是商业模式的创新,还是“共同体”发展理念的体现,更表达了中国的“技术输出”是真正有别于“资本输出”的双赢。

  广东已构建起全球领先的新能源汽车产业生态体系。在核心企业的带动和产业链上下游的高精尖企业的配合下,形成了从“三电”(电池、电机、电控)到智能网联整车产品和服务的完备产业链,已经形成了“产销服”一体出海的完美闭环。

  粤港澳大湾区彰显了对外出口的独特优势。比亚迪深汕基地与小漠港的高效衔接创造了行业新标杆,车辆从下线到装船出海仅需5分钟,刷新了汽车出口物流效率的行业纪录。港澳充分发挥作为联通中外的国际枢纽作用,已成为国产新能源车出口欧美发达市场的试水地、中国车企及产业链出海的桥头堡。

  新能源汽车的全球化之路仍面临诸多挑战。美国、欧盟等对我国电动汽车加征关税的贸易保护主义措施,凸显了国际竞争环境的复杂;中国新能源车企在海外的布局目前还处于起步阶段,本土化程度和产能明显不足;与西方老牌车企相比,品牌效应仍存在差距。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政府政策的支持、持之以恒的品牌建设、产业链的一体化出海以及因地制宜的技术创新,任重而道远。

  从新中国成立后的第一辆解放牌汽车,到改革开放后“合资模式”的技术引进和20世纪90年代末民营车企的崛起,再到如今新能源汽车的成功出海,中国汽车完成了从无到有的历史性跨越,开创了一条汽车产业发展的新路径,并以此向全球老牌汽车企业发起挑战。传统车企的积极转型、新势力的快速崛起以及科技巨头的跨界参与,都为汽车行业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广东正逐步成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大湾区依托区位优势与外贸积淀,正发展为中国新能源汽车出海的战略支点。继高铁、5G之后,新能源汽车已经成为中国制造的又一张新名片,未来可期。

  撰文 戴纪轩

图片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梁洁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