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头啖汤评论:“云养经济”哪有什么“稳赚不赔”

2025-04-28 11:49 来源:南方网

  支付2500元认养一头猪,不仅能全额收回本金,还能每月获得2%到5%的高额返利——看似稳赚不赔的“云养经济”,实则暗藏玄机。俗话说“眼见为实”,但不少受害人亲自参观的养殖场,竟是犯罪团伙临时租用的道具,专门用来骗取投资者信任。近期,贵州警方侦破一起“云养猪”集资诈骗案,为公众敲响了警钟。这起案件充分暴露了新型诈骗手段的隐蔽性和迷惑性,也提醒我们,在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必须提高警惕,增强对新兴商业模式的风险防范意识。

  互联网深刻重塑了各行各业的发展范式。新农人群体蓬勃兴起,为农业现代化注入强劲动力。“云养经济”作为互联网与农业结合的新兴模式,本应是创新农业发展、促进农民增收的有益尝试。然而,这一领域的发展热潮,却也被不法分子视为可乘之机。他们利用“云养经济”的概念,精心炮制“农业+科技”的华丽噱头,利用大众对农业生产周期与收益规律的认知盲区,包装出高收益、低风险的投资项目,使投资者遭受经济损失,也扰乱了正常的农业生产经营秩序。从法律层面来看,这类骗局已涉嫌触犯《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九十二条之规定。该条款明确指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通过诈骗手段进行非法集资的行为属于违法犯罪。

  面对花样翻新的诈骗手段,投资者应如何防范?最为核心的逻辑还是要保持理性,对“高额返利”“稳赚不赔”等承诺保持高度警惕,要有“天上不会掉馅饼”的警觉,多一分谨慎、少一分侥幸。也要看到,农业产业受自然条件、市场供需等多种因素影响,利润率有限,面对过高的投资回报要有质疑的精神。“云养经济”的骗局其实很好拆穿:在投资前对经营主体进行全面调查,通过政府公开网站或监管部门查询其资质,核实项目的真实性与合法性。毕竟,互联网时代,“信息对称”是很好的“工具箱”。

  此类案件并非个例,此前也有不法分子打着“云养牛”“云种菜”的旗号,炮制类似骗局。随着“云养经济”的兴起,相关部门也在加大监管与打击力度。就在不久前,农业农村部办公厅等多部门联合发布了《关于加强“云养经济”领域欺诈风险防范和处置工作的通知》,要求深刻认识“云养经济”领域欺诈活动的危害,常态化开展风险排查,开展风险警示提醒,加大普法教育力度。此次贵州警方破获“云养猪”案件,正是对这类违法犯罪行为的有力打击,为大众提供了一堂“普法课”。

  撰文 姜先杰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