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媒体和网民“35岁就不能扫大街了”的质疑,广州市白云区新市街道办及时对《广州市白云区人民政府新市街道办事处2025年环卫工人招聘公告》做了情况说明,表示原公告中岗位条件设置不合理,将进行优化调整。最新招聘公告已将年龄条件设置为18周岁至法定退休年龄之间。这是一个好消息,既反映了该街道办事处认真对待社会舆论的良好态度,也彰显出民众反对职场年龄歧视呼声的力量。然而,该怎样设置相关职业岗位的年龄界限?恐怕该街道办事处很难找到可以参照的条款,而反对年龄歧视的人也找不到支持自己主张的规章。
新市街道办事处更新了招聘年龄条件。来源:白云区人民政府官网
由于没有相应的规章,缺少明确的可执行的标准,各招聘单位可以随意设置年龄条件,于是年龄歧视就大行其道,使“35岁门槛”成为“打工人”的荣枯线,引发社会焦虑。更有甚者,有些单位将招聘年龄的红线提到30岁,甚至28岁之前。例如,长沙市望城区发布的《2025年事业引才博士公开引进公告》中,要求应聘者年龄在28周岁及以下,优秀者可放宽至30周岁及以下。2024年8月,有求职者在社交媒体上发帖称,深圳某知名奶茶店将招聘店员的年龄限定在18岁至25岁之间,其本人因年龄为28岁被拒。对此,网友质疑道:难道26岁就摇不动奶茶了?36岁就扫不动地了?29岁博士毕业就不正常了吗?
为什么职场年龄歧视不断被诟病乃至引发社会焦虑,但却总是不能破除呢?原因在于缺少一套调节员工、求职人员和用人单位之间关系的规章。用人单位和员工、求职人员的想法不一样。较多用人单位喜欢年轻活泼、能“996”、待遇要求低的员工,而员工、求职人员则希望事业稳定,收入和地位不断提升。想法有矛盾,就会起冲突。用人单位是优势方,当然会做出符合自己想法的决定,甚至运用多种方法规避相关法规条款。
调节用人单位和员工、求职人员双方的关系,使职场合理有序运行,不能只靠社会舆论。解决这些问题,建构公平合理的职场秩序,需要制定一套明确的管理规章。近年来,职场的年龄歧视问题不断暴露出来,相关解决办法的讨论也较为深入,特别是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等相关法律作为基础,制定消除职场年龄歧视、保护就业人员的管理规章的条件已经具备了。政府部门在管理工作中,延续相关法规精神,梳理合理有效的办法,制定一套明确的管理规章,对于有效破除职场的年龄歧视,营造公平的就业环境,落实员工与求职人员的合法权益,并帮助用人单位从事业长远发展上考量、选择、任用有经验技能储备的员工,将大有裨益。
撰文 顾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