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双十一”,直播带货成为商家的主推方式之一。“全网最低价”“破价直播”“跌破地板价”等推销话术充斥直播间,催生了大量“狂热”的消费者。然而,近日出现了大量消费者吐槽虚假宣传、货不对板、不退不换、不予保价等情况。
图源:王鹏/视觉中国
通过直播间参与“双十一”,图的就是优惠力度大。低价让利是直播带货常见的促销手段,主播与品牌商家谈判,争取到各种赠品、让利,最终让消费者获得实惠、品牌方增加曝光。纵观“双十一”直播活动,不少主播在直播间中使用各种极限词汇,极力烘托商品价格优惠。但从部分消费者反馈来看,价格不一定降下来了,货不对板、以次充好等问题却是实实在在地出现了。
主播忽视对产品质量的把关,背离消费实际进行低价倾销,最终伤害的还是主播自身的利益。事实上,“最低”“地板价”等字眼的出现,本就暗含法律风险。广告法明确规定,禁止使用“最高级”“最好”等极限词,广告使用数据、统计资料、调查结果、文摘、引用语等引证内容的,应当真实、准确,并表明出处。直播间肆意渲染“全网最低”“宇宙最低”的行为,涉嫌虚假夸大宣传。
针对或明或暗的套路陷阱,消费者不能被迷失双眼,轻信广告宣传,被低价位带跑,而应时刻保持警觉,切勿盲目跟风、冲动消费。下单后要留存有关商家信息、直播链接、下单凭证等,以便出现问题及时联系售后解决。
作为疫情下崛起的新兴业态,直播带货对提振市场信心具有重要作用。维护市场秩序,消除行业乱象,营造良好的消费氛围应是努力方向。在“双十一”节点,电商主播理应为消费者提供质优价廉的优质商品和服务,以更加谨慎的态度把关产品质量、宣传尺度,牢牢守住诚信宣传和合法经营的底线,承担引领理性消费、杜绝铺张浪费等社会责任。“陷阱”少了,“实惠”多了,消费者“买并快乐着”,直播带货才能赢得未来。(孔德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