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日来,杭州市余杭区部分小区居民遭遇了一场“自来水危机”,家中水龙头流出的自来水味道刺鼻发臭,让人怀疑是否“吃了一天粪水”,甚至有人猜测“粪水管接错导致污水”。虽然水务公司随后辟谣并两度发布通报回应,表示已切换水源,对管道进行了冲洗,水质已经恢复正常,会给予7月份每户5吨水费的减免,然而由于污染源至今未知,不少居民并不买账,依然选择抢购桶装水、跨区住酒店洗澡。
图源“光明日报”微信公众号
水乃生命之源,自来水供给是关涉民生的大事。这场搅乱当地居民生活的自来水危机,有几个疑问必须得到解答。其一,污染物到底是什么?怎么污染的,又是何时开始的?为何水务公司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其二,相关应急预案是如何制定执行的,水务公司为什么没在第一时间停水?其三,异味自来水导致居民生活成本上升,部分居民饮用后出现身体不适,水务公司仅仅减免5吨水费未免杯水车薪,是否应该承担相应赔偿责任?种种疑问,水务公司及相关部门有必要一一给出回应。
事实上,这不是杭州第一次出现自来水异常事件。2020年7月,杭州双浦易腐垃圾处置点因设备调试不当,导致污水进入市政供水管道,造成多人在做饭、洗澡后出现肚子疼、皮肤出现红点等状况。如今又发生自来水异味事件,无疑再度削弱了公众对城市饮用水安全的信任,给城市治理又一次敲响了警钟。
城市供水是民生之基,容不得丝毫马虎。解决这场公共危机,除了尽快恢复水质,更要从根本上消除公众对自来水安全的担忧,重塑民众对公共服务质量的信任。一方面,要彻查自来水发臭的原因,对相关责任人依法依规进行处理。另一方面,要及时公布官方信息,避免小道消息肆意传播。更为重要的是,要举一反三,真正建立全链条防控体系,切实保障城市供水安全。
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几天前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对城市工作做出了最新部署,提出要着力建设舒适便利的宜居城市,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牢牢兜住民生底线。城市的核心是人,做好城市工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聚焦人民群众的需求。从这个角度来说,让群众喝上放心水,不仅是对杭州的考验,更是所有城市在现代化进程中必须解答的民生课题。
撰文 忆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