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州疫情多点散发与局部聚集并存,防控挑战依然不小。为了更好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餐饮人、配送员等热心市民主动成为保障管控区居民物资充足“接力”链条上的一员,传递了满满的正能量。疫情隔不断温情,唯有邻里互助、和衷共济,才能共克时艰、赢得胜利。
疫情突如其来,让人猝不及防,“米袋子”和“菜篮子”成为迫切需要解决的民生问题。在各级各部门全力保障民生的过程中,越来越多的热心市民、暖心群体涌现出来。“有腊肉、泡面,谁需要”“南约5巷谁还没吃晚饭的,我分一些给你们”“物资已经收到,感谢政府、防疫工作人员、志愿者及援助人士”……连日来,邻里互帮互助的故事在广州每天都在发生,无论是党员志愿者还是医护人员或是普通市民,大家都尽心尽力为社会秩序正常运转添砖加瓦,以大爱和奉献诠释了疫情当下公民的责任和担当。
配送员在海珠区为管控区居民配送物资。图源:南方都市报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曾经很长一段时间里,钢筋混凝土的“小隔间”禁锢了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一墙之隔的邻居往往是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但面对广州三年来最复杂、最严峻的疫情,同心抗疫让平时擦肩而过、素不相识的街坊邻居成为了此刻最值得信赖的依靠,让一个个冰冷的门牌号变成了一张张和善的笑脸。“一袋米”“几棵葱”看似并不起眼,“大哥”“大姐”“好邻居”等称呼朴实无华,却拉近了心与心的距离,传递着特殊时期广州这座城市的温暖,如同黑夜中的一盏灯、寒冬中的一团火,驱散着疫情的阴霾与寒冷,给身边人最大的信心。
上下同欲者胜,风雨同舟者兴。据广州市卫健委19日通报,经专家评估,白云、黄埔、花都、南沙、从化、增城6个区前期本土聚集性疫情的传播链条已基本阻断,但散发疫情风险持续存在,海珠区仍是疫情防控主战场。疫情之下,还有一些特殊人群值得关注。有的高龄、独居老人,由于信息闭塞,不太会使用网络购物,一些智力障碍、精神障碍、重大疾病等人群需要长期的医疗、生活照顾服务。越是困难时刻越能见证携手同行的真情,越是紧要关头越要凝聚众志成城的力量。
疫情面前,没有旁观者,更无局外人。一方面,每位市民要严格遵守疫情防控规定、落实疫情防控措施,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参与秩序维护、物资发放等志愿服务工作,用心用情关心关爱身边老年人、残疾人、未成年人、病患者、外来务工人员等群体,为身边人办实事、解难题、送温暖。另一方面,要积极引导身边人通过官方渠道了解疫情动态,不发布不实信息,不信谣、不传谣。科学规范有序地开展防疫知识和政策宣传,提高身边人科学认知水平和防控意识,帮助身边人消除麻痹恐慌心理,坚定战胜疫情信心。
微光如炬成星河,邻里互助克时艰。守护美丽花城,每一个“小我”都是主角,相信1800万个点点星光,定能汇聚成强大力量,共同打赢这场战“疫”。(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