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头啖汤评论:废旧手机回收这盘棋,如何下得让百姓更放心?

2025-04-24 11:50 来源:南方网

  谁家抽屉没躺着几部旧手机?当备用机嫌卡顿,卖废品站又心疼,最后全在抽屉里“躺尸”。说是电子垃圾,其实里头金子银子多得很!可为啥大伙儿宁愿让它们吃灰也不肯出手?主要还是对隐私安全、回收价格等有担忧。要想提高废旧手机回收率,该如何破局呢?

工作人员拆解手机闪存部件,送入破碎装置。来源:新华社

  第一道关,隐私安全这道“防盗门”得焊牢。废旧手机回收,消费者最担心的是手机数据泄露。要知道,手机即便恢复出厂设置,仍有通过技术手段恢复敏感信息的风险。如今“国家队”入场,打消了部分消费者对手机信息安全的顾虑。中国资环集团与中国邮政速递物流深度合作,打通了安全回收流转路径,手机的回收、流转、拆解和破碎等全程可视化、可监控、可溯源。从快递员扫码取件到手机变成金属渣,全流程可追溯。不过,要从根本上激活废旧手机回收市场,让老百姓发自内心地放心参与,还得靠长期用心服务来浇筑信任基石。

  第二道坎,价格迷雾里的“公平秤”谁来立?“花五六千元买的手机,现在回收价格才几百元,还不如放在家里当备用机。”宁波李大姐的吐槽道出多少人心声。这里头藏着两本账:老百姓算的是“情怀折旧费”,企业盯的是贵金属行情。如何减少用户对“压价”的担心,可否进一步挖掘废旧手机回收市场潜力?说到底,价格透明、合理才是打通任督二脉的关键。例如,是否可以推动建立行业统一的估价标准,可否尝试创新“以旧换新”“绿色积分”“碳积分激励”等做法?

  第三张网,回收站点要像便利店一样铺开。目前,全国从事废旧手机回收的企业和个人数量不少,但线下网点覆盖率仍不足,中小城市手机回收服务以街边小贩及游走摊贩为主,回收规模小,回收后的手机流向分散。废旧手机回收网络体系还不完善。如何改变现状?例如,推动“芯碎无忧”小程序开放更多回收入口,尝试让街边手机店变身手机回收“正规军”,让社区超市自助柜变身“电子当铺”……总之,要让废旧手机回收既省心又省力。

  最终还要靠用户转变心态,从“要我交”到“我要交”。当年“四通一达”能够成为快递行业的“正规军”,靠的是服务标准和用户信任。废旧手机回收这摊事,也该从中思考如何从“游击队”升级成“特战队”。等哪天小区楼下回收柜比奶茶店还多,碳积分比微信红包还抢手,60亿部“抽屉机”自会涌向该去的地方。毕竟,大家也就图三样:别让隐私“裸奔”、别把价格当谜猜、别逼人跨城找回收。这三板斧抡圆了,何愁“电子垃圾”里挖不出金山银山?

  撰文 周丽雅

编辑:胡伟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梁洁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