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节日气氛,不是靠“撬锁亮灯”营造的

2025-02-07 11:37 来源:南方网

  据媒体报道,近日山西大同一家店铺因未按要求开灯,被多名工作人员撬锁进店将灯打开。此事引发舆论热议。2月7日,山西大同平城区古城街道发布致歉信。致歉信称,因古城街道工作方法失当,引起“破门亮灯”网上热议,占用大量社会资源,在此向广大社会各界朋友表示诚挚的歉意。

图片

  灯光秀在城市文旅推广中往往有奇效,大同古城想“抄作业”,也不失为一种好方法。春节期间,当地政府倡议大同古城内沿街商户尽量延长营业时间,夜间开启店铺灯光,让城市的夜晚更加璀璨绚丽,而额外的电费政府也将予以补贴。不过,既然是倡议,灯光开不开,最终还得是商户自己说了算。这一“撬”,让大家看到灯火璀璨背后的些许不光彩。

  在破门而入的人员中,有几人的衣服背后印有“平城综合执法”字样。穿上这衣服的人,理应是维护城市秩序与公平正义的代表。然而,粗暴的撬锁行为已引发了执法程序是否合法的巨大争议,连带着受到影响的,还有政府的公信力。

  无论是为了达成何种目的,工作人员都必须坚守法治底线,用文明、智慧和耐心去化解问题,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背离这个基本原则。之前,一些地方的城市管理在某些事件上就因为方式方法不当而被舆论“架在火上烤”,也给自身背负了极大的压力。大同古城这次“撬锁亮灯”,恐怕是又要平添一个典型的负面案例。

  工作人员是“守法”还是“违法”,这本不应该成为一道选择题。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强制法》第四十三条规定,行政机关不得在夜间或者法定节假日实施行政强制执行,情况紧急的除外。让商户开灯是不是情况紧急,这已有公论。工作人员之所以火急火燎,难道是怕一盏未亮的电灯会影响古城的“千门灯火夜似昼”?城市文旅归根到底秀的是“内功”、拼的是“内涵”,而“撬锁亮灯”所营造的节日气氛,又有几人会为之埋单?

  夜间开启店铺灯光的倡议书,本意是“大家的事,大家商量着办”,它并不等同于法律文书,不能是“通行证”,更不可作为“敲门砖”。当初倡议出台的时候,或许认为“额外的电费政府也将予以补贴”这句话就足以表达诚意了,但要知道群众对一项政策都会有不同的情绪反馈,商户也完全有不亮灯的权利。此时,在沟通中寻找最大公约数而不是“一刀切”,在执行中选择“敲门”而不是“破门”,结果会有很大的不同。

  这个春节假期,全国各地文旅喜迎“开门红”,成绩不可谓不喜人。而一场“撬锁亮灯”风波,却告诉我们,要做的努力还有很多。发现不足,才能收获进步,古城不仅要点亮灯光,还要点亮文明之光、法治之光,去照亮一座城市文旅的前行之路。

  撰文 谢伟锋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陈学德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