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增设春秋假,让成长不负好时光

2025-09-18 19:13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9月16日,商务部等9部门印发《关于扩大服务消费的若干政策措施》,其中提及的“科学调整每学年的教学和放假时间,探索设置中小学春秋假,相应缩短寒暑假时间”这一举措引发了公众广泛关注。

图源:光明网

  春秋假是指在保证全年总教学时长不变的前提下,在春季和秋季分别增设一个短假期,通常与“五一”“国庆”等法定节假日衔接,形成更长的连续休息时间,以便学生放松、参与实践活动或家庭出行。此前,春假常见于高校中,如中国人民大学自2004年起便开始实施“春假”制度,浙江杭州、湖北恩施等个别地市中小学也已明确实行。此次政策文件中提及设置中小学春秋假,是在更大范围推广春秋假制度的一次呼吁和探索。

  增设春秋假,首先能解许多家庭“错峰出行难”的燃眉之急。长期以来,中小学假期集中在寒暑假,家庭出游往往需要以孩子的时间为准,扎堆在寒暑假、“五一”“十一”等节假日。一方面夏天酷暑难耐、冬季天寒地冻,并不适宜出游,另一方面,这样还容易造成旅游资源的过度紧张和旅游服务质量的下滑,让旅游体验大打折扣。增加短假期,有利于家长灵活调整休假时间,更好地安排家庭出游计划,错峰出行,在相对放松的环境里享受亲子时光。

  当然,这一举措也不只是出于提振文旅消费的目的。春秋季,是花开叶落、万物生息的季节,气候也更加适宜出行。春天踏青赏花、秋日登高望远,鼓励孩子走出教室、亲近自然,才是春秋假更深层的价值所在。教育从不止于书本知识,春生秋杀、四季流转都是生动的自然教材,对自然的感知、对生命的认知是课堂教学所无法取代的。

  此外,在学期中增加春秋假,也有助于调整学习节奏,让学生学会劳逸结合。现行的寒暑假时间相对集中,学生在学期中长时间连续学习,容易产生倦怠情绪,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效率下滑等问题。而长达一两个月的寒暑假容易让学生陷入过度松懈的状态,导致知识遗忘和作息紊乱,复学后又需要花时间重新调整适应。增设春秋假,能够在紧张的学习中设置“缓冲带”,短暂抽离、放松身心。让学习节奏张弛有度,学生才能以更饱满的状态投入后续学习,真正实现劳逸结合。

  增设春秋假,不仅是对服务消费的提振,更是对孩子成长规律、家庭生活需求的精准回应。让孩子们在最宜人的时节走出课室、走向自然,让成长不负春日暖阳与秋月清风。

  撰文 钟尧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陈学德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