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头啖汤评论:“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心理健康不容忽视

2025-04-15 10:52 来源:南方网

  据报道,北京儿童医院自开设“拒绝上学门诊”以来,短短10个月接诊近一万人次。医生指出,生物、心理、家庭、社会,多方面原因共同导致了孩子拒绝上学的行为。

图源:央视新闻

  这些原因当中,最重要的一点莫过于心理健康问题。近年来,随着教育模式的波动式变革、社会就业压力的不断加大,部分孩子升学焦虑陡增,加之校园暴力、同伴关系不良、学校环境不适应等客观原因存在,孩子对学校容易产生恐惧和抵触情绪。与此同时,一些家长非但不将心比心,还对孩子进行大肆说教,甚至大打出手地逼迫孩子返校,这属于典型的“病急乱投医”。可以说,“拒绝上学门诊”一号难求的背后,是万千家庭在孩子拒学困境中的焦虑与迷茫。

  解决“孩子拒绝上学”问题,家长需要树立正确教育观。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课堂,家长是孩子的启蒙老师,理应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机制,学会以平等姿态倾听孩子心声,给予他们足够的理解和支持。其次,在克服焦虑、百分百地接纳孩子之后,也要主动寻求医院等机构的专业帮助,通过系统性方案、专业化治疗,疏导情绪障碍,改善沟通模式,找到最佳切入点,助力孩子早日重返校园。

  学校作为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环节,同样也应注重青少年健康心理的培养。一方面,学校应加强校园安全管理,关注学生的校园生活体验,预防和制止校园暴力,共同为孩子营造一个健康、和谐的校园文化氛围。另一方面,要优化课程设置,合理安排学业负担,加强心理健康教育,配备专业心理教师,定期开展心理健康课程和活动,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课程与心理咨询服务,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和情绪管理能力。此外,提供多样化的学习路径,鼓励学生在学业之外探寻自身价值,通过“寓教于乐”等模式帮助他们克服学习困难,进而增强自信心。

  在儿童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方面,社会应加大重视程度。眼下,相关部门正在加大心理健康服务资金投入,完善心理健康服务体系,培养更多心理健康专业人才;提升儿童心理健康知识普及力度,提高公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关注度;优化“拒绝上学门诊”医疗资源分配,提高医疗服务的可及性和公平性,确保更多需要帮助的孩子能够及时获得专业的心理治疗……多措并举,营造关爱儿童心理健康的良好氛围,才能更好促进儿童青少年健康茁壮成长。

  “拒绝上学门诊”的高接诊量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守护青少年的精神世界,摆脱唯分数论,需要学校和家长携手共进,而社会也应构建更具温度的支持网络。唯有如此,孩子们才能在安全感中激发出求学向上、奋发进取的内生动力。

  撰文 魏宁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