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第三方测评”需戴上“笼套”

2023-03-22 17:03 来源:南方网

  3月21日,中国消费者协会发布了《“第三方测评”对消费者权益影响调查报告》。报告显示,整个“第三方测评”市场处于发展前期阶段,准入门槛低,市场参与主体呈现零散特征,具备法人背景的账号仅占比23.4%。此外,各账号测评方法和标准五花八门,测评质量参差不齐,有的涉嫌“以商养测”及“以测养商”。

图源:视觉中国

  近年来电商平台迅猛发展,各式各样的第三方测评也犹如雨后春笋般涌现。相较于商家的“王婆卖瓜,自卖自夸”,第三方测评可以从中立的立场出发,对产品作出客观评价,从而为消费者提供参考。同时,第三方测评也能对企业进行监督,起到督促企业努力提供优质产品的积极作用。

  然而,在得到社会各界充分肯定的同时,第三方测评机构所暴露出的变质变味问题,也开始呈现在消费者的面前。一些社会民间机构、个人在做测评时,充满了随意性、逐利性,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缺乏监督,导致测评结果的科学性、公正性大打折扣。

  乱象背后是利益作祟。不少博主以测评之名行带货之实,测评时只说优点不提缺点,只谈优势忽略不足。这种“以商养测”“测商勾结”的行为,不仅无益于消费者了解产品,还会影响测评行业的公正性,背离了第三方测评的初衷,亟待治理。

  当务之急是要给“第三方测评”立规矩、定标准、设门槛,将其纳入规范化、法治化轨道。应明确禁止“收费乱评”“假测评真带货”行为,要求营销类测评主体标明广告属性,严查打着测评旗号进行虚假宣传、商业诋毁的行为,把消费测评导入诚信、公正、健康、有序的轨道。同时,相关平台也应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强化日常监管,一旦发现测评主体涉嫌失信违法问题,应采取有效措施及时干预并报告监管部门处理。

  对于消费者而言,要用选择权去淘汰那些不规范的第三方测评,同时可以对误导自己的第三方测评者采取维权行动。根据《民法典》的规定,卖家和第三方测评机构可能构成共同欺诈,第三方测评机构也要受到处罚。

  法规健全、监管到位、维权积极,三管齐下,给第三方测评戴上“笼套”,才能让其回归“裁判员”的角色定位,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乐兵)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