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低温不强制穿校服”,细微之处彰显教育温度

2023-12-25 10:35 来源:南方网

  近期,寒潮横扫我国,北方多地最低温打破历史同期纪录,中东部出现大范围雨雪冰冻。对此,北京、福建、深圳等多地教育部门发出保暖防寒提醒,且明确学生可以不穿校服。这一人性化的规定赢得了众多家长的点赞转发,不少网友更是好评如潮,直呼“这是真正的以学生为本”。

图源:王聪/视觉中国

  每到冬季,“学生到底穿不穿校服”这个话题一直备受关注。作为学生身份的重要标志之一,校服不仅代表着学生形象和校容校貌,而且可以展现集体感和美观度。可以说,学生穿校服上学,这本是一件理所当然、无可厚非的事情。然而,由于冬季气温较低,部分学校校服又比较单薄,保暖性相对较差,如果学生在校服里面穿着羽绒服等保暖衣服,校服即使勉强裹上也不美观,容易被调侃“外表像面包,走路如企鹅”,显得十分滑稽。针对这一现象,本次多地教育部门、学校主体发出类似“低温不强制穿校服”的通知提醒,充分体现了人性化管理的满满温情。

  事实上,对于学生来说,冬季选择穿校服还是保暖舒适的衣服,并不一定是一道单选题,还有可能是“双向奔赴”的多选题。近年来,部分地区根据换季保暖需求,推出棉服、羽绒服等多种校服形式,为解决冬季校服单薄这一根本问题提供了有益探索。比如,北京二中推出棉服校服,在材质上选择棉质,款式上则选择时髦的“棒球服”,兼顾整齐统一和防寒保暖;又比如,深圳选择可拆卸式的冬季校服,外套防风防寒,内胆可拆卸,既保暖又实用;再比如,杭州某学校发布“冬季校服穿搭征集令”,邀请学生、家长从征集到的校服中投票、遴选……这些推陈出新的实践案例,让我们看到各地各学校聚焦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去思考和解决问题,真正意义上把学生健康、“穿衣自由”放在首位的教育温度和民生理念,属实值得喝彩。

  从更深层次的意义上来说,“低温不强制穿校服”看似是一件小事,实则却是事关学生冷暖、教育公平的民生大事,考验着教育部门和学校精细化管理和人性化服务的水平。近年来,从“双减”政策落地实施、为学生教育“减负”,到教育部明确“每节课间应安排学生走出教室适量活动和放松”,再到如今提出“低温不强制穿校服”……不难看出,在聚焦“教育当以学生为本”这件大事上,教育主管部门和学校不断转变服务理念、优化服务方式,用一个个“看得见、摸得着”的务实举措回应民生关切,不断增强着广大学生和家长的教育获得感、幸福感和成就感。

  当然,也要看到,随着时代的快速发展和教育体制改革的加速推进,新形势下的教育服务还面临着许多新问题、新挑战。我们乐见更多类似“低温不强制穿校服”这样可复制、能推广的政策举措,也期待广大教育部门和学校倾注更多精力和爱心,用更加科学化、精细化、人性化的管理模式助力学生茁壮成长,共同为祖国的希望和未来撑起一片“爱的天空”。(付云)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江海燕   校对:赖玉清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