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段时间,席卷全国多地的“霸王级”寒潮,让不少地方瞬间进入到过冬模式,防寒保暖成为人们关心的话题。近日,不少网友在社交平台上晒出了自己的取暖“神器”,放在桌面上的暖桌垫、摆放在桌子底下的暖脚宝、椅子上厚实的加热坐垫、可以随身带着的暖手袋、随时烧水的养生壶……这些取暖设备给人们带来一份暖意,但其中蕴含的安全隐患也不得不防。消防部门提醒,使用这些取暖设备时勿超负荷用电,否则就有可能引发事故。安全用电,是我们温暖过冬的重要前提。
电热毯。图源:视觉中国
质量再好的家用电器,也没有万无一失的“安全阀”,最终还是要靠使用者的良好习惯来把关。外出时应及时关闭大功率电器电源,不能将衣物放在取暖器上烘烤,不让排插进行超过载运作……这些看起来是举手之劳的事情,却常常会被一些人抛之脑后,最终酿成了无法挽回的后果。安全就在于细节之中,如果我们自己都不把安全当回事,就极大概率把自己陷于危墙之下。
安全用电的理念要常念常新。要通过开展冬季安全用电宣传活动,在人员密集场所发放安全用电知识宣传资料,利用社区管辖的优势开展安全讲座等形式,增强居民冬季安全用电意识。多一份入耳入心,就多一份安全保障。这是安全第一的强调,更是守土有责的担当。
用电是千家万户的事,安全用电应该深入到每一个细节。很多孤寡、留守老人对于取暖家用电器一知半解,使用操作不当是常有的事。譬如,个别老人喜欢把电热毯长时间开启,不仅对健康造成损害,还对用电安全构成危害。基于此,消防、用电等部门以及社区工作者要主动作为,加强对辖区内孤寡、留守老人摸底排查,最好能上门重点检查室内线路、开关、插座等是否破损,向他们讲解冬季用电注意事项和电热毯等取暖设备的安全使用方法。工作是繁琐了些,但从及时消除安全隐患的角度来说,这种上门服务是有意义且必要的。
正确取暖,筑好冬季安全用电“防火墙”。养成良好用电习惯、提前排查故障、加强宣传学习……把这些安全常识放在心中、用在手上,我们就能平安度过暖冬。(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