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惟3C是求”的充电宝新规,为何难以服众?

2025-07-01 19:09 来源:南方网

  民航局充电宝登机新规刚实施三天,网上吵成了一片。刚买来不久的充电宝,就因为没有3C标志,既不能上飞机也不能托运,甚至在一些机场还不让寄回家,只能喂饱了安检口的自弃箱。安全和便利,难道就不能两全吗?

深圳宝安机场设置了标识非常明显的充电宝暂存、自弃办理处。

深圳宝安机场充电宝暂存、自弃办理处。来源:南方+

  民航局这次出手,的确事出有因。今年飞机上充电宝冒烟起火的事故多得吓人:5月底,南航某航班刚起飞,就被冒烟的相机电池和充电宝逼得返航;6月中,一架从舟山飞揭阳的飞机也因为这个原因被迫紧急降落。面对锂电池这个“空中炸弹”,有关部门一纸通知宣告:6月28日起,无3C标识、标识模糊或属于被召回型号或批次的充电宝,统统禁上国内航班。

  安全无小事,但“惟3C是求”的审核标准却让人无法信服。新规对UL、CE、PSE等国际权威认证视而不见,哪怕这些标准在某些安全指标上比3C更严苛。更关键的是,3C强制认证去年8月才全面实施,而此前从正规渠道购买的合格产品,可能压根没贴标。由此看来,3C筛选出的只是“更新的充电宝”,而非“更安全的充电宝”。用今天的标准审判历史产品,本质上是让消费者为监管的滞后买单。

  政策从推出到落地的“极限时差”,更是让人措手不及。通知26日发布,28日执行,出差人士前脚带着充电宝飞出去,返程就被拦在安检口。机场变成了充电宝的“坟场”,百来块的电子伴侣被成筐丢弃;闲鱼上冒出了一堆打着“机场查收充电宝”名头的甩卖链接,甚至催生出了伪造3C贴纸的灰色产业。虽然北上广深都推出了免费暂存充电宝的服务,但国际转国内的旅客仍然面临着无亲友代取的困局。当补救措施跑不赢损失,公众对规则的认同感就不复存在了。

  充电宝堆成的小山终会清理,但留下的思考不该被清走。安全与便利绝非单选题,下一轮政策到来时,能否少些“今日发文明日执行”的突击?能否让国际标准与本土监管对话?让规则带着温度落地,才是公共治理的奥义。否则,被扔掉的何止是充电宝,更是公众对良政善治的期待。

  撰文 陆文茗

编辑:胡伟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梁洁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