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花生“上树”,不仅止增笑耳

2025-08-29 18:33 来源:南方网

  近日,知名零食品牌良品铺子因一款产品宣传图片上“花生长枝头”,而被网友群嘲:“花生‘上树’,缺乏常识。”良品铺子回应称,员工使用了AI生成的图片素材,引发了不必要的误解和讨论,已进行更新修正。一次宣传物料的“翻车”,表面上是一场看似微小的争议,实则叩问着品牌公信力建设的核心命题。

图源:大河报

  商品宣传不能违背常识。花生作为典型的地上开花、地下结果的作物,果实通常埋藏在土壤中发育成熟,这也是“落花生”名称的由来。许地山先生的散文《落花生》长年被小学语文教材收录,陪伴了数代人成长,成为人们的集体记忆。有网友调侃:“《落花生》这篇课文学过吗?”“幸亏小时候种过花生,要不然真被骗了”。戏谑背后,是公众对品牌专业性的失望。该企业深耕零食市场,其宣传内容本应具备基本的科学素养,而非让违背农业常识的图片堂而皇之地出现在商品详情页。

  AI降本增效,不能变“增笑”。良品铺子将这一事件归咎于“AI生成素材的错误使用”,看似找到了技术替罪羊,实则暴露了对新兴工具的认知偏差。AI生成内容确实提供了高效便捷的创作方式,但它本质上只是算法,不具备真正的常识和判断力。技术应用不能取代基本的事实核查和专业知识判断,更不能替代人工复核的责任。在AI生成内容大行其道的今天,企业如若只是一味贪图人力成本的降低,却关闭了专业审核与常识判断的闸门,最终难免徒增笑料。

  更为重要的是,商品销售不能虚假宣传。值得注意的是,这次引发争议的花生“上树”宣传套图,不是什么营销创意,而是出现在产品详情页,一本正经地向消费者描述这款花生从生长到收获,再到加工成商品的全过程。在另一张宣传图中,花生苗长得宛如人高,花生竟然是用收割机收割的……如此粗糙且缺乏常识、不符合实际的图片,用于产品宣传介绍,何尝不是一种虚假宣传?当商品信息变成开局一张图、剩下全靠编,甚至在AI赋能之下,连图都是编的了,那些所谓的“品质保证”的描述,又如何取信于消费者?

  花生“上树”,不仅违背自然规律,更照见了当前一些企业浮夸虚妄的营销文化。商业叙事可以艺术加工,但不能脱离事实根基,只有坚持对常识的尊重、对专业的敬畏、对责任的坚守,才能真正赢得消费者的长久信任。

  撰文 忆云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陈学德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