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向内聚力、向外包容,从一场龙舟赛事理解广东

2023-06-17 08:08 来源:南方网 夏阿怪

  观看一场湾区龙舟赛事,是一个很好的理解广东的渠道。

  龙舟比赛走到今天,融合了很多要素:宗祠、乡土、美食、现代体育竞技……它同时在城市和乡村发生,印证着某种共同的文化肌理。这是一件大事,大到要聚集全村的人力和财力,长到从春节开始筹备到端午结束,拼到采用严酷的人员选拔和专业训练体系。正如广州市级非遗传承人苏应昌所说:“龙舟文化其实就是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大家都想过更好的生活,所以赋予了它很多期待,五谷丰登、身体健康……但更重要的是团结、向上、力争上游。人世需要的这些东西,都在里面。”

  广东人“扒龙舟”,一是向内聚力,二是向外包容。

  先说向内聚力。扒龙舟本身就是一项集体运动,一艘48米的龙舟可以坐下84人。龙舟上,有旗手负责指挥,鼓手锣手负责整体的发力节奏,而每一个扒手更要相互配合好,求速度,也求稳,关键是能共同向前,还要能同步折返、冲向终点。集体运动所激发出的凝聚力是竞技体育本身的魅力之一,与之相关的起龙仪式、采青、训练、藏龙散龙、龙舟饭和赛事的筹备等等,都将一个宗祠、一个村的人聚到一起。共同做一件事,带动的是每一个人的荣誉感,带来的是对文化的认同和传承。

  扒龙舟不仅仅有激烈的比赛,包裹赛事更多的则是热闹的人与人、村与村之间的沟通。向外的仪式里,有“招景”和“趁景”,前者是由村中父老向兄弟村、老表村发“龙船帖”,约定好日期,划龙舟过来探亲;后者则是兄弟村、老表村的龙舟四面八方汇聚一起联络感情,只表演技巧不论名次,喝龙船茶、吃龙船饼、宴龙船饭,讲究的就是一个感情的联络。现代生活虽然越来越便利,但沟通却被网络架空。传统仪式将人拉回线下生活,坐下来喝一杯龙船茶,吃一块龙船饼,看一场精彩的端午游龙,人与人的情谊重新向外流通。烟火气的本质,就是一种生命力。

  一个文化能延续和壮大,一定是因为年轻的力量愿意参与进来。在广东,人们愿意去吸收新事物,在保持传统文化原有内核的同时,又纳入更多现代的内容——龙舟比赛的专业性提升、设置女子龙舟队等等。正因为有了广东这种本土精神的浸润,才有了“广州歌迷划龙舟来看杨千嬅”等一系列广东房东卖力训练的网络热梗。这些现象和讨论也让更多人了解到龙舟文化。

  向内聚力、向外包容,足够严肃又足够松弛,广东一向如此。(夏阿怪)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