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防范“下腰瘫”,舞蹈培训不应成为儿童健康隐患

2023-11-03 15:50 来源:南方网 林珊

  少儿舞蹈培训是如今十分常见的课外兴趣培训,不过,这项让孩子们学习美、享受美的课程,其实也潜藏着一定的安全风险。近日,媒体报道了6岁女孩舞蹈课上练习下腰动作导致截瘫的新闻,儿童练舞“下腰瘫”话题再度引发公众热议。

  所谓“下腰瘫”,指的是练习下腰时受伤,确诊为无骨折脱位型脊髓损伤、截瘫。罹患此病的患儿往往下肢瘫痪、大小便失禁,形成重度残疾。数据显示,2005年至2022年,我国因下腰导致瘫痪的孩子超过1000人,且人数呈现出上升趋势。值得警惕的是,“下腰瘫”带来的伤害几乎是不可逆的,无论对孩子还是家庭,无疑都是沉重的打击。“下腰瘫”悲剧频发的背后,潜藏着舞蹈培训行业从家长认知误区到师资培养、行业准入的重重隐疾。

图源:视觉中国

  为了让少儿舞蹈培训班从一众兴趣培养课程中脱颖而出,一些培训机构通过“秀肌肉”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培训成果和能力,下腰、劈叉等具有一定难度的动作往往最容易吸引家长的眼球,让他们认为培训课程物有所值。与此同时,“年龄越小身体越容易锻炼身体柔韧性”“舞蹈训练越早越好”等观念的盛行,也导致腰部动作训练越来越低龄化。然而事实上,相比成人,儿童的椎间盘更容易发生相对位移,一旦牵拉过头,就会对脊髓造成不可逆的破坏。可以说,是行业的急功近利与家长的急于求成,共同将孩子推向了与年龄、身体状况不匹配的训练风险之中。

  风气之外,舞蹈培训行业的师资水平也对培训的安全性有着重要影响。兴趣培训也是教育,舞蹈从业者理应具有专业的素养和能力,必须对孩子的安全负责。然而从现实情况来看,教学事故的频发恰恰暴露了部分舞蹈培训机构教师专业素养不足的问题,而这个问题的存在也进一步放大了“下腰”等训练的风险。调查显示,基本上只要花钱就能拿到由中国舞蹈家协会等机构下发的教师资格证,然后开展舞蹈教学。问题在于,中国舞蹈家协会发的“教师资格证”只是借用了教师资格证这个名称,与教育部所颁发的教师资格证完全是两回事。不够充分的培训与唾手可得的凭证,直接导致越来越多并不具备专业培训资质的舞蹈教师在市场上滥竽充数,随之而来的风险可想而知。

  现如今,随着生活水平的改善,家长愈发重视孩子的兴趣培养、美育培养,这毋庸置疑是件好事,但需注意不能好心办坏事,尤其不能将孩子置身于巨大的风险之中。面对“下腰瘫”悲剧的频发,家长们当引起重视,应该为孩子选择正规培训机构、挑选有资质的专业老师,并根据孩子的身体状况,接受老师循序渐进的教学安排,而不能急于求成。此外,舞蹈培训本不应成为儿童健康的隐患,相关部门应加强对舞蹈培训机构的管理,强化对舞蹈教师的资质审核和规范化培训,对家长和机构进行必要的风险教育,让他们都充分意识到风险。唯有如此,才能让舞蹈培训回归欢乐、让孩子在练习过程中体会到舞蹈的艺术之美。(林珊)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