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背景调查有边界,互相尊重才有双向奔赴

2023-09-19 10:33 来源:南方网

  在人才市场,“背景调查”是常被提及的四个字。近年来,求职者简历造假的情况时有发生,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调查拟录用人员背景,背景调查行业由此产生。相比于录用简历造假人员给企业带来的负面影响和损失,单人次成本仅为数百元的背景调查,可以说是颇具性价比的“先手棋”,防止了一些不必要的纠纷。然而,在背景调查越来越普遍的当下,个别企业的行为已有越界之嫌。

图源:视觉中国

  既然是背景调查,就应该围绕和劳动合同相关的信息进行有的放矢,而非其他。有公司在对应聘者进行背景调查时,了解到她曾做过胃部切除手术,就认为其不能胜任高强度岗位,拒绝签订劳动合同,并未对对方的个人信息加以保密,致使信息泄露。应聘者随后向法院提起诉讼,最终打赢了官司。在这起案例中,企业方存在过度使用个人信息等情况,有侵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之嫌。

  法有禁止不可违。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的正式实施,加强了对敏感个人信息的保护,这也是背景调查所要恪守的底线。是要调查应聘者之前的教育水平、离职原因、工作经历,还是一并调查个人隐私、医疗记录、过往收入?显然,背景调查应该“有所为、有所不为”。背景调查要做的是对与劳动合同有关的信息进行甄别,并用它对求职者未来的发展预期和职业通道做出推断,而不是“挖黑料”式的瞎打听。

  都说拥有共同价值观的人才能走到一起,企业和应聘者也是如此。在彼此接触的过程中,诚信无疑是让双方走得更近的核心要素,诚信和能力才是企业所应该看重的“背景”,而所谓的“瑕疵”则需要辩证去看。一些背景调查,更像是私家侦探在大行其道,超越边界的打探无疑是对方的冒犯。如果由此触碰到法律的底线,则可能是双输。

  背景调查有边界,互相尊重才有双向奔赴。企业找人是为了寻找“同行者”。合情合理合法的背景调查,可以让双方更加坦诚相见,但对一些与工作岗位无关的信息“刨根问底”,显然是力气使错了地方。现在,求职者也何尝不是在对企业进行背景调查——他们更关注领导风格、企业文化等软性指标,本意也是为了“气场合”“被尊重”。有了这样的共识基础,企业和个人更能同心同行。(姜先杰)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