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谁人不识君”“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近日,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该影片取材自中国唐代历史,以诗人高适的回忆串起了李白、杜甫、王维等数十位“顶流”的大唐往事,向观众展现了唐代鼎盛时期的壮美诗篇。既然是诗意大唐,影片中必然要吟诵多首唐诗。结果,不少孩子的诗词DNA被激活了,现场就即兴朗诵起来。
电影院里的《长安三万里》海报。图源:刘君凤/视觉中国
有影评人在社交媒体上说:“如果有小朋友跟着一起背诗,建议同场观众不要制止,这是一种美妙的声音,是属于中国影院的独特浪漫。”对此,笔者还是持保留意见。据相关数据表明,电影《长安三万里》上映11天,总票房破8亿。这其中,很多掏腰包看电影的观众并不是带着孩子进场的,他们只想来一场沉浸式的观影体验,结果却在此起彼伏的背诗声中找不到台词的节奏。此情此景,又怎是一句“看了个寂寞”能释怀的。
影院背诗真的能让传统文化入眼入心吗?答案恐怕是见仁见智。跟着影片背完一两首,剧情脉络却早已“轻舟已过万重山”,再想跟上来恐怕只能“断点续传”。这个场景有点类似在旅游途中只顾拍照,结果问起游玩体验来啥也不知道。《长安三万里》片长168分钟,要认真看完整部影片,最起码的注意力还是需要保持的。电影院变成了大型背诗现场后,孩子们的观影效果无异于囫囵吞枣,“寓教于乐”真是无从谈起。
看电影就是看电影,背唐诗就是背唐诗,两者可以有情意上的融通,但要讲究方式和方法,尤其是要存有边界感,不能让孩子不分场合地放飞自我。开辟亲子专场、背诵专场,或许是一个很好的尝试,但还需要家长全程陪同进行讲解或者引领,否则就容易招致现场的一片混乱,白白浪费了一场感受诗意大唐的浪漫之旅。把学习和休闲的场景进行简单的交织,可能只是家长对“寓教于乐”的想当然。毕竟,诗词里所表达的深意绝不限于寥寥字句,它们的功夫更在影院之外。(谢伟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