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起发生在南京东山第二农贸市场的“缺斤少两”事件引发了广泛关注。5月19日,江宁区联合调查组就此发布情况通报:江宁区市场监管局已对涉事农贸市场主办方和涉事商户立案调查,市场方对涉事商户予以清退。
图源:视觉中国
相关视频显示,一名“打假博主”在购买鱼类商品时,发现商户使用的电子秤存在“缺斤少两”的情况。该博主随即向商户提出质疑,商家也承认秤有问题。然而,令人震惊的是,当该博主选择向市场管理员举报此事时,市场管理员不仅未采取积极措施进行处理,反而对消费者进行了威胁和恐吓,甚至抢夺了消费者的手机并狠狠摔在地上,导致手机损坏。这种赤裸裸的欺压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权益的践踏,也破坏了市场的公平和秩序,引发了公众的愤慨。人们不禁要问,管理人员究竟是为了维护消费者的利益,还是在为商家遮掩错误?不仅解决不了问题,还要解决掉提出问题的人吗?
通过该事件的最终处理情况,我们可以看到相关部门对维护市场公平和消费者权益的决心。但是,如果想要维护良好市场秩序,挽回市场管理方乃至整座城市的形象,仅仅处罚涉事商家是远远不够的。事实上,消费者合法维权却遭到威胁的事件已经不是第一次发生了。5月16日,另一位博主也发布视频称,自己在江苏连云港海鲜蔬菜直销市场买海鲜时遭遇“鬼秤”,与对方理论反遭市场管理方抢夺手机。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这背后折射出市场监管的缺失和管理人员的失职。市场管理方应加强日常监管和巡查力度,督促商家诚实经营,及时发现和纠正不当行为,而不能与商家沆瀣一气。同时,在处理消费者投诉时应该秉持公平、公正、公开的态度,而不是采取粗暴、不文明的方式。
不良商家“缺斤少两”,是铁板钉钉的违法行为。“头痛医头,脚痛医脚”的短期整治行动难以遏制商家的不法行为,相关监管部门应当以此为契机,建立健全长效监管机制,加大查处力度,让不法商家无处遁形。同时,要鼓励消费者积极举报此类不法行为,让维权更加顺畅,营造更加公平、透明、有序的市场环境,提振公众的信任感。
违法行为、不正之风不能被惯着。希望此次事件能够引起各方的重视,进而以合力遏制此类乱象滋生蔓延,让消费市场的公平正义惠及人民群众。
撰文 陈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