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激浊扬清,让畸形“饭圈文化”远离体育界

2024-06-17 12:31 来源:南方网

  社交媒体上粉丝之间互撕谩骂、刷量控评,线下追星时围追堵截、恶意攻击,观赛过程中“长枪短炮”、声嘶力竭……近段时间以来,畸形“饭圈文化”严重侵蚀体育领域,相关话题频上热搜,引发广大网友高度关注。

图源:杨靖/视觉中国

  何为“饭圈文化”?“饭圈文化”原本指的是一群粉丝组成的团体自发地为喜欢的偶像助威、宣传。然而,在当下,这种文化逐渐偏离了初心,演变成了对偶像的过度追捧和盲目崇拜。近年来,随着中国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畸形有害的“饭圈文化”向体育领域蔓延的趋势愈发明显。在体育领域,畸形“饭圈文化”表现为粉丝过度关注运动员的私生活,热衷于传播八卦新闻,却忽视了体育竞技的本质。更有甚者,一些粉丝为了维护偶像,不惜攻击其他运动员和粉丝,造成了恶劣的社会影响。

  畸形“饭圈文化”侵蚀体育领域,负面影响不容小觑,其本质上已经拓展延伸为网络暴力。一些“CP粉”“唯粉”打着“以爱之名”的幌子,集体应援、党同伐异、干扰比赛,使得竞技体育的本质被淡化,人们的关注点转向运动员的私生活上,而非他们的竞技水平和体育精神。不仅如此,极端粉丝站在道德制高点上抛出“洗脑包”“引战帖”,加剧粉丝之间的对立和冲突,使得原本应该充满正能量的体育比赛变得火药味十足。这些出格行为严重扰乱社会秩序、影响体育竞技。可以说,体育界苦畸形“饭圈文化”久矣!

  体育不应该成为滋生畸形“饭圈文化”的“引线”和“温床”,“饭圈”戾气同样也不利于运动员成长。不久前,国家体育总局在全国体育宣传文化工作会议上表示,全国体育系统将全过程坚决抵制畸形“饭圈文化”对体育领域的侵蚀。当下,政府部门要从政策层面进行引导和规范,出台相关政策,明确界限和禁止行为,完善网络信息传播和互动规则,坚决斩断围绕打榜应援等行为形成的产业链,使非理性追星行为丧失利益驱动。与此同时,还要加大对相关网络平台、自媒体、“粉头”的监管力度,督促平台升级管理策略,压缩粉丝群体非理性追星空间,对一些带节奏的自媒体和所谓“大V”依法依规进行处理。

  也要看到,整治体育领域的畸形“饭圈文化”,也需社会各方共同努力、久久为功。体育系统内部应加强自律和改革,完善内部管理;各协会、俱乐部和运动员需恪守体育道德,抵制不良风气。作为信息传播的重要渠道,媒体应客观报道体育动态,避免过度炒作“饭圈文化”,并加强对该现象的批判和反思,引导公众正确看待体育明星和体育精神。

  体育比赛中有输有赢实属正常,运动员之间良性竞争、互促共进更能健康成长。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激浊扬清,共同抵制畸形“饭圈文化”,为构建一个健康、和谐、充满活力的体育环境而共同努力。

  撰文 楚青轩

编辑:王沛容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赖玉清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