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南方网

  • 南方日报

  • 南方都市报

  • 南方杂志

  • 南方日报出版社

南方网评:​婚宴红包“折角就还”,看广东人几十年前就玩明白的“人情减负”​

2025-10-17 18:31 来源:南方网·粤学习 王沛容

  近日,在广东佛山顺德的一场婚礼上,当宾客递上红包时,新娘并未收下,而是轻轻一摸,利落地折起一个角,随即将红包原封不动地送还到客人手中。这简单的一幕,在网上引发了强烈共鸣,还获得了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的公开点赞。有趣的是,当众多网友惊呼这是“婚俗界的一股清流”,并强烈建议“全国推广”时,不少广东人却流露出几分淡然:“这不很正常吗?”

图片

  “折角红包”的走红,是因为它精准地击中了当下社会的一个痛处——不断攀升的“份子钱”,已成为许多人难以承受之重。刚刚过去的国庆长假恰是婚礼扎堆的“黄金周”,也成了不少年轻人的“破财周”。“9月份工资根本不用往卡上打”的调侃,形象地道出了随份子给人们带来的经济压力。而“折角退红包”的做法既保留了送礼的仪式感,又卸下了宾客的经济包袱,让祝福回归纯粹。

  这股被无数网友盛赞的新风,在广东却不过是一项延续了数十年的寻常习俗。这背后蕴含的,是一种“讲心不讲金”的深厚文化传统。据报道,这一风尚在顺德可追溯至三十多年前,当地党委、政府倡导婚俗从简,党员干部带头,群众积极响应,逐渐形成了红白事“人情零消费”的共识。对当地人而言,宾客的到来本身就是最好的祝福。礼金少甚至没有,并不代表情义淡薄,重要的是那份心意。这种务实而包容的心态,使得人情往来摆脱了金钱的沉重枷锁,变得轻松与真诚。

  如今,不仅是广东,对人情往来进行创新的年轻人大有人在。许多人开始践行无车队、无接亲、无伴郎伴娘的“三无婚礼”,更有新人选择旅行结婚。他们成长于物质相对丰裕的时代,更看重精神层面的契合,试图重新定义属于自己的婚恋规则。从全国范围看,民政部推动建设婚俗改革实验区,浙江平湖市倡导“轻婚礼”概念,这些探索都在寻找传统与现代的平衡点,让情感交流重新成为“仪式感”的核心。

  “折角红包”之所以能产生一系列涟漪效应,是因为它体现了我们内心的美好向往:渴望人际关系少一些算计,多一份纯粹;希望人生的重要时刻,能被真诚的祝福包围。这样的礼俗也许无法立刻在全国普及,但它背后“礼轻情意重”的理念,无疑为我们在人情往来中“做减法”提供了一个绝佳的范本。

  移风易俗需要循循善诱,这阵从岭南吹来的婚俗新风,启发每一个被吹拂的人进行思考:如何让每一份祝福都发自内心,让每一次相聚都充满欢欣。

  南方网、粤学习评论员 王沛容

编辑:刘帅   责任编辑:王萍   校对:梁洁萍

相关新闻

回到首页 南方网二维码 回到顶部

南方报业传媒集团简介- 网站简介- 广告服务- 招标投标- 物资采购- 联系我们- 法律声明- 友情链接

本网站由南方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授权禁止复制或建立镜像 广东南方网络信息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制作维护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20-87373397 18122015068

ICP备案号:粤B-20050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