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黄金价格频频走高,网购黄金饰品也持续热卖。近期,多个电商平台销售的“999足金”因涉嫌以假充真、掺杂掺假等情况,被消费者频频投诉。
图源:新闻截图
黄金是一种贵金属,自古以来,就被广泛用于货币流通、贸易媒介、装饰品和珠宝制作。买金条、打金饰、攒金豆……作为一种历史悠久、价值稳定、流通性较强、抗通胀能力好的投资方式,黄金更是当今消费者心中的投资保值佳品,市场热度始终居高不下。
黄金的纯度是以千分比来衡量的,“999足金”代表着极高的品质和信誉。然而,有些不法商家为了追求利益最大化,利用电商平台“看得见,摸不着”的特点,把“999足金”变成蒙骗消费者的噱头,以次充好,侵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扰乱了市场秩序。
宣传假、含金量假、证书假,套路满满。比如:偷换概念,用抢购足金、高价补贴的由头,吸引足够多的围观者后就立刻更换售卖的物品。再比如:足金不足,证书不真。商家首先销售足金,攒足人气,再借着卖黄金产品烘托出的氛围开始推销合金产品。即使消费者发现了问题,想要维权也并非易事。
由于网络消费的形式所限,消费者只有在收货后才能通过专业手段进行检测,这不仅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维权,还要承担高昂的检测费用。而有的线上店铺常常会选择关店跑路来躲避售后服务,更给维权增加难度。特别是,随着造假的手段不断升级,许多常规方法甚至专业的无损检测都难以辨别真假足金,甚至“假金”也不怕火炼,陷阱实在不少。
对于网购黄金存在的多重乱象,主播、商家、平台均应承担各自的责任。监管部门要有一种“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加大对电商平台黄金产品的抽检力度,确保平台销售的黄金产品来源可靠、质量合格;加大对网购黄金乱象的查处力度,并及时公开曝光,形成有力震慑,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对于不负责任出具假鉴定证明的机构,更要从重处罚,不姑息、不手软。
平台经营者作为网络交易活动中的重要参与者,承担着资质核验登记、协助监管等法定义务。要加强对入驻商家的审核和管理,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及时回应消费者投诉和关切,绝不能当旁观者、局外人。对于消费者而言,在购买黄金产品时,更要提高警惕,“擦亮双眼”,选择正规商家和渠道购买。黄金作为贵金属,其价格有权威参照,不要轻信所谓的“补贴”或“让利”,避免贪便宜吃大亏、上当受骗。
撰文 林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