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花小钱住五星酒店?哪有那么多羊毛可薅
薅出来的羊毛,可能早已暗中标好了更高的价格。在社交平台上检索,会发现大量关于酒店代订的投诉,轻则被酒店告知预订取消需要换酒店或补差价,重则卖家失联,定金和房款打了水漂。

孩子3点放学后,谁来接棒?
教育的真谛绝非将孩子的时间填满,而在于为他们的成长恰当留白。我们需要构建一个共同承担责任的教育生态,接住那“多出来的两小时”,让其成为滋养童年、激发创造力的宝贵时光。

高速不是鬼屋,安全驾驶才是王道
相较于用出格举动博关注,遵守交通规则、保障自身与他人安全,才是对出行最负责任的态度。把“惊悚”留给万圣节,将“安全”二字贯穿全程,才能让每一次出行都成为安心之旅。

“人咪大学”,以宽容之心拥抱错误
或许,这只印着“RENMI”的错版帆布袋,将成为这些学生多年后回忆起大学生活时最难忘记忆的一部分。因为它承载的不是一次啼笑皆非的错误,而是一份珍贵的温暖与归属感。

13元免单的善意,何以温暖一座城
愿更多城市能如深圳这般,以个体的善意为火种,以制度的温度为支撑,让每一个怀揣梦想的人都能感受到城市的包容与暖意,让奋斗者在逐梦路上不再孤单。

投诉“鲁迅抽烟”墙画 又一场“为你好”的道德绑架
培养文明的社会风气终究不是一朝一夕之事,我们应明白,道德只能用于自律而非他律,逞一己之快诉诸投诉举报,恐怕只是打着“为你好”的名义便宜行事、率性而为。

多一分包容,让机器人在跌倒中跑向未来
我们每个人其实都是历史的见证者,1885年本茨发明汽车时,有人笑它不如马车;140年后,当宇树机器人撞倒操作员,我们看到的不是失控,是蹒跚学步的产业婴儿。

岭南风起处 铁路载书香
当铁路与滋润心灵的书籍相遇,当图书馆“搬”进车站车厢,当翻书声与行车声悄然合拍,文化的种子便真正扎根于人间烟火里。这不仅是一种服务创新,更是“人民铁路为人民”初心的温暖诠释。

每一次挺身而出,都是推动社会向前的力量
广东好人好事群体用行动证明,英雄不必身披金甲圣衣,也可以是平凡生活中的普通人。他们的事迹或许不会载入史册,但一定会留在那些被帮助过的人心中,形成温暖的接力,让整个社会更加美好。

设备好借难还,共享服务究竟便民还是扰民?
调度费和超时扣款的目的应该是引导规范,绝不能成为企业的懒惰的资本或设下的陷阱。“骑车5分钟,还车半小时”等“好借难还”问题,使共享服务从“便民”滑向“扰民”,亟需尽快纠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