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加快制造业转型发展,推动广州由“制造大市”向“智造强市”迈进?不少人大代表纷纷抛出自己的“锦囊妙计”。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核心,同样也是城市突围的重要法宝。作为华南地区工业门类最齐全的城市,广州制造业产品体系较完备,拥有41个工业大类中的35个,是当之无愧的制造业重镇。
不仅如此,一条由“制造”向“智造”转型的轨迹在广州愈发凸显——2023年,广州加快推进数字产业化,新增5G基站1.52万座、总数达9.17万座,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3%;推进产业数字化,遴选“四化”赋能重点平台122家,新增国家级智能制造示范工厂揭榜单位4家,广汽埃安入选全球唯一新能源汽车“灯塔工厂”……“新兴”之火、足以燎原,向“智造强市”跃升,广州有底气、有实力。
当前,城市竞争正进入新发展阶段,经济高质量发展亟待“闯关”,由制造向“智造”跃升势在必行。
提升产业自主创新能力,这是广州转型“智造”的重要支点。“铺摊子”搞建设的旧路不好走,也行不通。只有挺起创新的脊梁、依靠创新引领,才能为实体经济、“智造”发展壮骨健髓。拿汽车产业来讲,要提高产业全要素生产率、加快产业转型发展,就必须坚持电动化、网联化、智能化发展方向,把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切实发挥好技术对产业发展的放大、叠加、倍增作用。
广州“智造”能走多远,同企业主体发展分不开。近年来,广州一直瞄准企业急难愁盼问题搭台、架桥,积极引导企业优化存量、做优增量,加快智能化升级步伐。比如针对“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广州启动了培育三年行动,推动重点行业领域开展项目、技术和供需对接,鼓励“链主”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和产品配套,助力提高产品质量和效益、推动产业链优化升级。本次广州两会上,亦有多位代表为企业如何发挥好制造业“主力军”作用建言献策。
以先进技术赋能智能制造、以企业主体聚力产业发展,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广州“智造”前景值得憧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