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开幕前三个多小时,人民大会堂外等候进场的中外记者已经排起了长长的队伍。站在队首的日本东京电视台记者向人民网介绍,他们从0点50分就等候在东门外,只为能在采访中占据一个好位置。据悉,今年采访全国两会的3200多名记者中,有近千名外国记者。
“中国两会”成为热词,本身就说明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息息相关。正在如火如荼召开的全国两会,使国际舆论再次聚焦中国,纷纷热议我国经济增长目标和全面深化改革等诸多话题,其中虽然出现了一些杂音,但看好中国发展前景的观点仍占主流。在全球经济复苏前景还不明朗的背景下,中国两会所传递出的一系列积极信号无疑增强了世界发展的信心。
回望刚刚过去的一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经历了复杂多变的国际国内形势。从国际上看,世界经济处在危机后的深度调整期,呈现低增长、不平衡、多风险的特征,我国发展面临的外部环境更趋复杂。从国内看,多重困难和挑战相互交织,改革转型任务繁重,经济面临较大的下行压力。不过,上述情况并未阻碍我国经济前进的步伐,中国仍然保持了6.9%的经济增速,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也继续位居第一,成为全球第一货物贸易大国和主要对外投资大国。在世界经济深刻调整和国内经济艰难转型的背景下,我们能取得这样的成绩,难能可贵。
当然,面对经济增速“破7”以及下行压力,中国经济能不能完成转型升级、实现健康发展,国内外对此依然有不少疑虑。殊不知,这是我国经济从几十年高速增长阶段进入以中高速增长为特征的新常态下主动调控的结果。对此,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大会新闻发言人就明确指出,我国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改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这个基本特质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仍具有充足的增长潜力和强劲的发展活力。可以说,对中国未来的发展前景,我们有信心、有底气。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今年中国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之一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5%—7%,并指出,“今年我国发展面临的困难更多更大、挑战更为严峻,我们要做打硬仗的充分准备”。“中国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没有过不去的坎。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我国物质基础雄厚,经济韧性强、潜力足、回旋余地大,改革开放不断注入新动力,创新宏观调控积累了丰富经验。特别是我们有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人民勤劳智慧。只要我们万众一心,共克时艰,就一定能够实现全年经济社会发展目标。”李克强总理在客观分析困难和挑战的同时,传递出“中国信心”。
发展的信心从哪里来?习近平总书记给出了明确答案。去年,在土耳其举行的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十次峰会上,习近平在讲话中回应了各方对中国经济前景的关切,他表示,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继续为各国发展创造机遇,我们的信心来自于全面深化改革、建立开放型经济新体制的决心和行动,来自于中国经济强劲内生动力和中国政府坚强有力的政策引导。这“两个来自于”,既是解开中国经济谜团的“金钥匙”,也是把握中国未来发展方向的“指南针”。更何况,中国的发展不是为了赢得一时的速度、迎合一时的掌声,而是为了行稳致远。我们的信心也源自于这份“乱云飞渡仍从容”的定力、“不畏浮云遮望眼”的魄力和“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能力。我们对中国发展充满信心,也必然会增强世界发展的信心。
展望未来,中国面临的挑战和风险不少,但机遇和希望更大。事实上,“十三五”开局之年召开的全国两会,已向世界传递出我国完全有条件、有能力保持经济健康稳定增长,如期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坚定信心。我们有理由相信,这必将给全球经济增长带去实实在在的福音。(南方网罗建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