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务院总理李克强5日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到,鼓励企业开展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增品种、提品质、创品牌。“工匠精神”首次出现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让人耳目一新。
长期以来,我们不得不承认的现实是,中国制造能让高铁飞驰、蛟龙入海、玉兔登月,中国技工能够在世界技能大赛中披金摘银,却造不好一支好用的圆珠笔、一个国人在海外疯抢的马桶盖。这个问题不仅令李克强总理焦虑,也让每年与会的两会代表和会场外的普通民众感到尴尬。
什么是“工匠精神”?笔者的理解是,“工匠精神”就是努力把事情做到最好、把技术做成艺术。有“工匠精神”的人,不管他是一个电焊工或是木匠,他都会将其视作一种信仰,力争将手头上的工作做到尽善尽美。而具有“工匠精神”的管理者,则会对会对产品和管理的任何细节都充满了近乎狂热的苛刻,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是他们永远的追求。
其实,从历史上说,“工匠精神”从来不是舶来品,早在庄子中就有 “庖丁解牛”的记载,而3000多年前的鲁班精神更是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着“工匠精神”血液的最好见证。也正是有许多大国工匠的存在,才会生产出丝绸、瓷器等享誉天下的精品,才会造出秦皇陵、长城等宏大工程。但可惜的是,近代以来,我们的浮躁将传统的工匠精神弄丢了。
了解到这一背景,有助于我们理解“工匠精神”今年为何出现在政府工作中。对于中国来说,当《中国制造2025》战略开始落地,“工业4.0”迅速席卷大江南北时,我们要实现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转变的战略目标时,急需培养更多的大国工匠,需要“工匠精神”的强力支撑。
放眼世界各国,在职业教育与工人技能培训方面最为人称道的应属日本和德国。在这些国家,如果你被别人称为匠人,就意味着你已经成为行业中的佼佼者,就会受到社会的极大尊崇。正是有了这样的社会氛围,才会有越来越多人扑下身子,苦心钻研,将一件事情做到极致。
相反,在我们国家,由于近年来对职业教育的重视出现松动,导致制造业技术水平极速下降,现在有更多的人热衷于去当白领走公务员招考的道路,而对当蓝领工人“嗤之以鼻”,再加上工人工资普遍偏低,导致更多的工人不得不寻求更好的谋生之路,也一定程度上使“工匠精神”缺失。
也正是在这种情况下,近年来国人去日本抢购商品的消息频频被媒体提及,从电饭煲到马桶盖,甚至是只有0.03毫米厚度的冈本003极薄安全套,虽然说这对中国制造业来说是个耻辱,但同时又是一个极大的警醒。它促使我们更加清醒地认清了我们存在的差距,呼唤我们大国“工匠精神”的回归,以促进产业转型和中国制造的升级换代。
可喜的是,如今国家将“工匠精神”纳入政府工作报告,必将预示着在今后的工作中,将重点加强工匠的培育和锻造,给予他们更多的政策、平台等支撑,相信随着国家产业战略和教育战略的调整,人们的求学观念、就业观念以及单位的用人观念都会随之转变,“工匠精神”将成为国人的普遍追求。(南方网张培国)